• 4

新大樓V.S舊公寓--你喜歡哪一種?

這個問題很明顯了

公寓最主要就是省錢吧

如果負擔的起 應該沒人選公寓吧
如果是獨棟的舊公寓也不錯,未來就算子孫繼承要分家時再脫手轉賣比較容易些,
如果不賣掉也可以花錢改建。
還有台北較好的區域
大坪數的需求不找公寓都是天價
住公寓當然跟錢有關
否則住豪宅不就好了
通通拿錢打發
要比較合理的CP值比較有意義
單純用省錢來考量不合理
挖~幾乎都是公寓的擁護者,怎麼都沒有人支持大樓呢?這樣誰會想買大樓壓?
舊公寓比較痛苦的就是
鄰居太省 整條公共樓梯打死不願意開燈

有時候想想為了省了一年幾10塊的公電
不小心跌倒了 怎麼會划算?

台北市的新社區大樓和舊公寓我都有住過
在這裏為新社區提出一些平衡性的優點好了
1:安全
竊盜:有管理員24小時巡守,不能說完全沒有遭小偷的風險,但跟公寓區比起來風險的確低一些
火災:大部分的新大樓是不裝鐵窗的,在火災發生時也比較容易逃生
兒童安全:我們是小社區,但有一個大花園,還有室內的兒童遊戲室和圖書室,
小朋友在花園裏玩媽媽在樓上就可以看見他
在公寓小朋友沒有地方玩,小巷道有時機車也騎很快
現在已經不能像我們小時候在外面巷子拍拍球跳格子
2:衛生
樓梯間:社區大樓有管理,有糾察隊去禁止大家亂堆東西,公寓可能只有對面戶的人敢怒不敢言
外觀:社區大樓管委會對外觀要求,禁止亂掛冷氣,盆栽,亂滴水
飲用水品質:新大樓管線較新,水塔定期清洗

3:棟距
空氣:社區大樓和公寓比起來,比較不會你家的廚房抽油煙機對著我曬的衣服
視野: 我打開窗戶看到你家在吃飯這種尷尬狀況(當然也有面公園的公寓)
噪音:我覺得公寓棟距窄比較吵

4:停車方便
有小朋友的就會知道,在下雨天的夜裏,小朋友發燒了要送醫,直接從家樓下開車出發,
或是從大賣場購物回家,或是有時買什麼家具送貨,都很方便

我文筆不好啦,可能很多舊公寓的擁護者會覺得以上這些觀點都不值得高額的房屋差價去換,
但是每個家庭的條件不同,對環境品質和管委會約束的忍受力各有不同,
還是要考量一下自身的狀況,參考一下大家的意見
然後再決定自己要住公寓還是住大樓

只要是自已的窩都是好窩啦
看了這一篇如何收,不住在社區住戶的管理費呢
還是公寓簡單 好管理 CP值高
一般大樓(豪宅型大廈不算)進出人口複雜且住戶動輒上百戶
很多鎖碎事要處理
光是管委會不夠力或就夠頭大了
hyelsawu wrote:
台北市的新社區大樓和...(恕刪)



大樓+1
hyelsawu大說的都與我所想的相同,所以我跟我老婆也是買新大樓,有管理帶來的方便是很多的,只是我家也不是很大,而且選在桃園市郊一點,房價也相對低多了。
小弟也是65年次的 也中彈了....

自己買過兩次房子 一次公寓 一次大樓
我說說我自己的居住經驗

大家都說老公寓人情濃厚 但我自己在那裡住了一年 見面跟鄰居點頭 人家還不理你
後來發現 信箱的信件 常會不見 (雖然都是一些廣告跟DM)
然後樓梯間 你無論怎樣清 都永遠有人丟菸蒂...
每天晚上7點要準時回家追垃圾車 沒追到 明日請早
如果網路購物買東西 寄家裡就沒人收件了 大點的也不能寄公司(小弟騎機車)
如果哪天有掛號還要找時間去郵局領
最後因家中白天人遭小偷 (家中大門的內外門 兩個大鎖都被挖掉) 小偷強制侵入...
(家人反而勸我 好在你沒在家 不然這種連鎖都挖的 搞不好還殺人越貨)
事後 條杯杯到家做筆錄 還跟小弟說 你這種格式的房子容易被偷
再加上平常家中沒人 很容易再被偷..... (小弟是獨棟公寓五樓 一樓一戶)
仔細想了想 最後還是賣了 省事點 省的每天不管上班或怎在家都要提心吊膽...

後來租屋租了兩年
去年十月買了一棟10年的大樓 有管理員跟整理垃圾 公設5%
沒錯 的確 每個月1300元的管理費 是很傷
但我寧可每個月多付點 選擇對我自己安全點的.....
公寓 + 1.

但必須是一樓. 去年找房子時看過不少公寓是一樓挑高或一二樓一戶, 所以要上"二樓"住家實際是要爬一
層半樓或兩層樓, 不適合我老人家的奧筋骨!!
大樓單位裡的坪數太 "虛" 還要繳不少的管理費和清潔費, 也不適合我這M底層的黑戶!
找了大半年後終於找到一棟四層老舊公寓的一樓且只有和隔壁另一戶人家相臨, 沒有其他鄰居.
也沒有什麼公共費用(只有三個月繳一次一百元的洗水塔費), 總算也有個小小窩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