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防水工程艱苦談


nifan wrote:
的確防水有沒有用就...(恕刪)


幾層的重點在於膜厚
在修補完裂縫的重點就在於這了
但也並不一定厚度越厚就越好
多少厚度有他的延展係數在
但現在的料性真的大不如前
一般的彈泥附著在rc或泥做粗胚上
如果rc與粗胚都經不起震
那水性材真的也是跟著被撕裂
加上不織布或玻纖布即使不受損
但結構已經撕裂久了之後
因為行成中空及熱漲冷縮個種原因
也是會漸漸失效

一般建案來說
在窗戶。樓縫及露台。廁所做水性防水
這已經是極限了不會再往上增加開銷了
有的透天案會全棟包覆而大樓極少這樣
這些都是成本考量
你要讓建商使用聚氨酯(pu)施做或不垂流
或是聚脲。拜鐵膜。橡化瀝青。
諸如此類的壽命較長油性材
可能度非常低
一般建商依法全面保固五年
結構保固15年(沒記錯的話)
五年後是你的事情
15年內結構會倒也可以收收回老家種田了
而一般個體戶更少有肯花這種大錢了

N大指出的泄水問題真的是重點
別說水性材長期浸泡久了會水解
一般常見吧pu長期浸泡也是會爛掉的
所以好的泥做真的很重要


spicy wrote:
引用設計師是不是真...(恕刪)

不否認有真正有能力的!但是先有專業呢!還是先有不專業的呢?
我們先談談何謂專業。於該行業的人能瞭解專有知識並學習,能在工作進程中將專有知識付諸實踐。 確保該行業的從業人士有足夠的知識與實踐的能力去解決問題。這就是專業。技術工會研究探討出來的教給你的是基礎功法他就像告知你怎麼算出來16。8+8=16。但不能表示8*2=16或4*4=16這就是錯的。當你學會更有效率的方式為何還要繼續使用舊有笨拙的方式。這好比拿手鋸鋸大木棄電鋸不用。我們不能去說你不是在技術工會學習正確施工方法。而是從老經驗的師父非照本宣科教出來的東西就說他是不對的。現實環境跟照本宣科不同 理解了知識而去活學活用
這是最基本的。

一個專業人他需要先學習知識才會變成專業人士。然後去創造自己的價值。我不去否認樹大必有枯支。也無法要求人人都需要有道德。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信念怎麼去維持本心而已。有句俗話叫做一行要像一行。學會了就要更用心去鑽研。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科技日新月異。不繼續學就要變成舊的專業人士了。當你的能力比人好那麼一點為何要怕找不到好的管理人。是你在選擇管理人。工地不是辦公室。在工地是技術說話。跑工地的人都知道。當遇到不對的方法做法不是不能討論的。常常遇到工班跟主任吵跟統包吵。所以為何不能干涉呢?遇過號稱專業主任被工班幹到翻掉再被經理罰站的。看過當老闆的被工班罵。防水就是0跟1你做的再好都是1漏水就是0。我們回歸本職當人工。老闆給你爛料爛素地。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做好。1試水過。至於爛東西能撐多和道德問題丟他們。我不妨告訴你一堆包商沒有專業能力。他們的專業能力就是拿工作。苦的是是那些代工。問題出在哪衍生的問題在哪。為工者都知道。我實在不知道為何是流汗的技術者。吃苦耐勞的施工者要去回頭檢視自己的專業。這就像殺人如麻的罪犯公家派辯護律師。大家罵辯護律師為何辯護罪犯。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律師接了就只能做對當事人最有利的陳述。明明你知道他只能這麼做或是這審結束後放棄委任不再接上訴。而幫當事人做有利陳述才是他們的職業道德。做的就是分內事。所以我不懷疑自己的能力。應該說我盡本分。是非對錯也不該是小蝦米能去說道的你能認同嗎
對於頂樓防水的施工一直有疑問。
以目前網路上看到的以及問到的一些老師傅的施做,大致上都是
保護層
洩水坡
防水層
結構層

但是我覺得應該要改成
保護層
防水層
洩水坡
結構層

我的想法是,假設防水層經過時間、地震後有破損,有些微的水往下流,至少還有洩水坡可把水排掉,讓水繼續往下流至結構層的機率減少。

但是如果是第一種,因為是水平的,水就會一直停留在防水層與結構層裡,假如結構層有裂縫,水就往那個裂縫流。
我們首先不聊洩水坡
第一個盲區
洩水波絕大部分是泥沙土石類
結構體也是這類
泥沙土石吸水含水只要防水層失效
水會滲透虹吸不存在洩水坡還會排水對問題
最多只會出現那邊漏比較大的問題
賣女孩滴火柴 wrote:
我是從事了多年防水工...(恕刪)
請教你問題,依你的專業來看泥作做的防水無非就是加上防水粉,請問這樣防水效果如何?我也建議有人要翻修房屋一定要做防水,要省錢至少也要全部牆面做彈泥免得往後漏水再來處理花更多的錢另外做防水的師傅工資其實不高,尤其夏天在頂樓施工真的要熱昏了。
toyu3895



泥作自己施作防水就跟前面有人提到的一樣。他們認知的防水就是彈泥至多加個抗裂網。簡單的說其實不補裂縫。彈泥塗佈均勻厚度夠。保護膜形成了還是不會漏水的。只是裂縫依舊還在。長久的中空。熱漲冷縮各種天災人禍。真要撐的夠久真的會有疑慮。而泥作在抹粗胚時有些業主。營造會要求加入防水粉。公共工程規定一定要加。防水粉以前是液體後來變粉。它是防水材會斥水不吸水。可以降低水泥沙的吸水率。注意是降低不是隔絕。加多了粗胚打底強度不夠容易裂。加少了功用低。你不可能全用他去抹牆因為他是脆的也不合乎成本。一般有他的配比。回到問題原點!他是降低不是隔絕既然不是隔絕那就是還是會吸水。然後他還需要透氣。因為不管吸收的隔絕留在粗胚密度孔上的都需要蒸發。所以又不能用其他塗料封。欸。矛盾了對吧。含水少了蒸發快了。那連日大雨呢?又回到原點了。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一件無數個洞的雨衣

整棟包有分在結構體的打底面的和全棟完成塗在表面的。一般會說做在結構體最有用的大部分指窗。樓線。結構牆面因要批補螺桿鐵線孔洞成本高。比較少人肯花錢。然後上粗胚保護。也比較不會傷到。不過台灣營造你就真的很需要擔心他去傷到防水層。黏條啊黏莫吉不釘?線黏好水平不過不打?
修修補補成本更高了。然後變打底層做防水。好處是保護打底層使粗胚送命更長。至於最外層通常都是翻修不傷到主結構泥作層。不過近年建商或業主比較重視防水了。最近很常遇到標榜全棟防水。但是原本的結構體樓線窗框都省錢不做了。有經驗的人就會知道結構窗跟樓線沒做有多慘。

我覺得板模水電鋼筋師傅才真的是厲害能曬
防水有2/3的時間在鷹架上
賣女孩滴火柴 wrote:
我是從事了多年防水工(恕刪)

師傅想請問你們浴室有乾濕分離的淋浴間
或者單純的廁所浴室
防水層施作高度一般都是做幾公分高?
賣女孩滴火柴

一般為180,有天蓬裝潢那就做超過裝潢高度,當然做越高成本高價格相對就高嘍

2022-05-27 18:35
賺錢為什麼要還要講究讓人看得起?太搞剛了吧。
賣女孩滴火柴

所謂的看不起,是當別人不尊重你的專業啦。就像我姨丈做土水的也是每次都講防水就擦一擦而已,可是如果是這樣為什麼薪水會一樣呢?

2022-05-27 18:3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