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只要發電量不會超過用電量~就不需要改電錶~比如說我一天用30度電~如果自己發電10度~電表顯示20~可是如果有一天我只用了3度電~電表不但不會是0或是倒轉成-7~反而會是7??不知道有沒有大大研究簡易的風力發電~家裡將來想裝大型風扇在頂樓梯間屋突做主動換氣用(把熱風抽走)~有人說往外吹的風說不定可以做一個風力發電再回饋回來~這樣感覺很不賴耶!等於換氣抽風免費~哈哈!獸司 wrote:裝置其實要看用電量去...(恕刪)
stish wrote:如果要走這個流程大概...(恕刪) 如果真的屋頂是違建的話!真的就沒辦法申請了!除非大大居住地在高雄,因為高雄有通過一些條例!若在違建的頂樓上裝設再生能源設備的話,就可以就地合法,但是還是有建蔽率的問題,記得是不能超過50%的樣子
看到國外有這樣的政策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20809/2/3b45y.html其實這應該才算是推廣太陽能落實於一般民間利用的好方法也不會讓政府因補貼太大而虧損國庫不知道何時台電可以學學讓太陽能在民間可以以建較低的門檻建置只要建置者的設施和並聯器安全無虞便提供建置者智慧型電表以供使用按所用電力多少去計價或回饋既可推動太陽能發電於民間也可免去無謂的購電成本或許對於大規模的商業性太陽能發電是利空(不過話說這種收購電價一路被砍低下來,應已是不變的趨勢)但對一般小規模住宅類的自用者卻是方便許多
裝置到現在也一段時間了,說說概況和心得吧就這個規模的發電量大概平均每日一度出頭一年應該有400度不過不知道這些電是否都全部用到(因為電表無法逆轉,偶爾會有發電超過用電不被計入甚至虧損的狀況)太陽能板是非A級認證板,在低光量時效率好像略差現在看市面上偶爾也會釋出更低價而質優的太陽能板未來想建置的人應該可以成本更低了市電並聯機效率在購置那時候口碑尚可,但現在市面上好像有更好效率的另外在剛日出和日落時的餘光其實就已讓太陽能板開始發電了不過這時電壓尚不足啟動並聯機,因此若是並聯機起始工作電壓再低些,或可發更多的電不過這個量應該蠻低的,似乎不值得太計較該計較的應該是機子的整體轉換效能但若凡事都要求最高效能,換機或改建的投入成本又更高了目前就先將就用,也懶得再變化了(說懶真的是越來越沒動力了,太陽能板也是好幾個月才去清一下鳥糞和灰塵應該在平日就減低了一些發電量)在目前的台電電表構造環境下如果未來並聯機能作到與電瓶互輔,同時可調整輸出功率的話(即是可根據家庭用電狀況設定某一固定輸出功率,若太陽能過多時存電瓶不足時再從電瓶補)那應該是最理想的並聯機了就整個建置狀況,應該可以說經驗收益大於實質收益除了更了解太陽能的應用外,也復習了不少國高中理化常識 XD日後若自己可以新建一棟透天樓房的話,說不定會把頂樓屋頂建成適宜蓋滿太陽能板的形式 XD說不定那時太陽能板更便宜,而並聯或售電的機制更成熟 XD目前對於我們這些綠能支持者最大的問題真的是環境很不友善其最主要問題還是台電不願意推動和給予綠能用戶智慧電表所以許多綠能玩家,也只能自立自強用種種方法調整甚至要購置更多不環保的電瓶像個人目前即是因不願用電瓶,所以整個建置規模也不敢擴大(未來看看狀況,頂多會拿汽車上換下的堪用舊電瓶來輔助吧)台電在這方面真的也很不用心寧願搞一些被人佔便宜的太陽能虧錢售電模式也不願用心在一般家庭用戶的簡易太陽能建置其實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給建置簡易太陽能或其它綠能的家庭用戶方便不一定要售電,只要用檢驗認證的方法(其方式只要在安全的範圍下也不可太刁難)通過檢驗認證的用戶就給予裝置可逆轉度數的智慧型電表至於若有用戶會發出比使用還多的電若是台電佛心來著,就用基本最低電價2.1元收購(這種價格也不會讓人投機拿另一個電表系統的電回灌回去)若不收購也就算了,相信還是很多家庭用戶願意在這種方便下自行綠能發電國外已有不少國家是用這樣的模式在進行了台電實應該加加油了除了吵著各說各話的核能問題,這類綠能的一些小地方也應該試著努力一下
其實我也想這樣玩屋頂弄個1000W只要少於一個耗電量級距就能少一點錢夏季的330度的分界線差很多錢呢3.02~4.39度/元但.... 1kW 一個月三折四扣 也不知道幾年可回本我沒辦法低到120度(2.1度/元)但也要想辦法不要超過330度如果剛好降一個級距回本速度會快一點我不想用蓄電池(耗材之一)只想要在白天的時候稍微減輕耗電遮陽棚大概很多人都想過了吧XDD沒個十幾二十萬大概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