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住在中和的社區為例,我們只有70戶,每坪管理費50元,停車位管理費500元,這15年來幾乎都有400萬元結餘在定存戶頭裏....社區從沒遭遇過小偷,每五年還可以清洗大樓外牆....
我認為,廣大的中產階級並不都需要"飯店式管理"就可以活在很有尊嚴與品質的社區裏
問題回來了,以上大家對出租住宅的可行性與區位.管理...等分析與探討為什麼不是公部門分析給老百姓看?而是大家一言一語推敲出來?
去年曾聽過一場社會住宅的演講,有一句最深印象的是:平價的住宅代表的是不譁眾取寵,不過度包裝.對照今年歷次社宅國際研討會的經驗,就像前面有人說的:社宅的成功在於"後續維護管理", 身為建築從業人員的我可以再補一點:事前的跨部門整合後的"建築計畫"也不可或缺,這一點看似專有名詞其實說穿了就是"需求在哪裡"與"需求是什麼"(建築計畫是每位建築系畢業學生一定得學的課程),哪些部門要一起進來陪營建署談?
我厭惡極了現在這種喊話式的"社會住宅政策",更生氣現在這種隨便找空地先蓋再說.把責任全都給建商的"社會住宅"!一個前瞻性的政策被草率敷衍執行之下,註定自己走向毀滅!
多家媒體與公共電視今年已經做了很多總合性報導,教育營建署官員的國際研討會也將在10月份再次召開,但政府部門現在為何還是用"找知名李XX及姚XX建築師設計社宅,以消除國人對社宅擔憂",殊不知造型是建築成功的最支微末節,有些名建築師以往在業界蓋的住宅案最被人詬病的就是外觀亮眼但格局不好,買了只好打掉室內重新隔間....我們真的還要在沒有"完善的社會住宅建築計畫"之下,就找這些一生從沒經歷過中產收入,也從沒關懷過弱勢族群.年長者或單親家庭的"造型建築師",為我們的社會住宅擦脂抹粉嗎? 我真的很擔心!
tamkang6 wrote:
現在某準總統參選人提出的住宅政策中
提出十年內興建目前住宅存量10%的公共住宅
...(恕刪)
先處理一個先決問題:
她總統做得到十年嗎?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房東是一般人當然不會有這問題
房東是政府的話,這種例子不是天天在演嗎?
~~~~~~~~~~~~~~~~~~~~~~~~~~~~~~~~~~~~~~~
所以我支持公辦"民營"而非公辦公營
政府提供土地和監督
經營由民間負責
主要居住者不需要限制身份
但中低收入戶可享有租金優惠(例如半價,一半由政府補貼)
如此一來使用者有付費,也不見得低收入戶會搶著來住,但至少有所選擇
當居住主體是一般中產階級時,輔以專業的管理公司,社區管理是不會太差的
愈老的社區愈難管理,這是歷史共業,幾十萬花下去,把陽台推了,把鐵窗裝了,把牆敲了
就算是學歷再高的住戶也不會退讓的
所以在一開始就要嚴格執法
現在的新大樓很少有鐵窗或違建問題,不過是破窗理論的證明,到不是住戶水平較高
有產權的都不能造次
承租的還能怎麼作亂?
成功和失敗機率都不是0與100時
如果大家願多花心思去關心了解,至少是往正向去發展
裹足不前也不是辦法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