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住家的同一個迴路內的中性線的電力線,到底有沒有電壓?

隨風浮雲 wrote:
樓主啊! 中性線的問(恕刪)
 
https://youtu.be/UrcArg25fpg
很好的影片教學 我都有從頭看到尾
 
台灣是60Hz 也就是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需要1/60秒,等於每一秒完成了60個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
下圖是單相三線式 某一條火線(我們假設是火線1)的波形圖

 
從波峰(紅色圈)到波谷(紅色圈) + 波谷(紅色圈)到波峰(紅色圈)   共花了1/60秒的時間
 
波峰(紅色圈)到中間位置(藍色圈)  中間位置(藍色圈)到波谷(紅色圈)  
波谷(紅色圈)到中間位置(藍色圈)  中間位置(藍色圈)到波峰(紅色圈)
各都花了1/240秒的時間
 
假設剛好到 波峰(紅色圈)、中間位置(藍色圈)、波谷(紅色圈)、中間位置(藍色圈)、波峰(紅色圈)的停留時間各為1/1800秒
因此中性線有電的時間(但這個有電的定義是0.00000001V~110V都算)=1/60秒-剛好到中間位置(藍色圈)[此時電壓剛好是0V]的停留時間  應該是=>1/60秒-1/1800秒=29/1800秒
 
中性線 有電的時間 vs 沒電的時間=>29/1800秒 : 1/1800秒
有電的時間比較多啊! 萬用電表與驗電筆 怎麼會判讀為沒電呢?
 
同理 火線1有電的時間(但這個有電的定義是只算剛好是110V)=剛好到波峰(紅色圈)、波谷(紅色圈)[此時電壓剛好是110V]的停留時間應該是=>2x(1/1800秒)=2/1800秒,但如果我們也把0.00000001V~109.9999V都算進去=>1/60秒-1/1800秒(中間位置(藍色圈)的停留時間)=29/1800秒
 
火線1 有電的時間 vs 沒電的時間=>29/1800秒 : 1/1800秒
有電的時間比較多啊! 萬用電表與驗電筆 這時就判讀為有電,反而是正確的,真奇怪!
 
假設 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 頭尾都算(也就是前後二個波峰都算的話),如果是用110V鎢絲燈泡的燈具做實驗,在剛好都是全亮(滿110V),只會有三個點:波峰(紅色圈)、 波谷(紅色圈)、波峰(紅色圈),不過由於每個點的停留時間太過短暫(1/1800秒),人類的眼睛根本感受不出來。如果我們用一秒內來計算,六十個連續週期的正弦波等於有1+2x60=121次全亮(滿110V),還有2x60=120次全暗(0V) 不過由於每次的停留的時間太過短暫,人類的眼睛根本都察覺不出來。有1/120秒期間內,電流的方向是火線1流往中性線(因為電壓差的關係,此時火線1的電壓大於中性線的電壓); 有1/120秒期間內,電流的方向是中性線流往火線1(因為電壓差的關係,此時中性線的電壓大於火線1的電壓)。但電流的方向不論怎麼流動,火線1的電壓永遠是110V(用數位驗電筆或萬用電表來測量)、中性線的電壓永遠是0V(用數位驗電筆或萬用電表來測量)。數位驗電筆或萬用電表的測量方式是在一個週期的正弦波內也就是1/60秒(60Hz)或1/50秒(50Hz)選出最大的電壓(不管正相還是反相)作為顯示的電壓數值,且每1/60秒(60Hz)或1/50秒(50Hz)更新一次數值,而事實上火線1的電壓都是隨時在變化的(正相110V-0V-反相110V)/但中性線的電壓則永遠維持一樣(0V)。
 
 
另外我的(數位)驗電筆(手按壓驗電筆上的檢測鍵)直接接觸中性線的確是沒電的,此時我是穿襪子+球鞋+站在椅子的塑膠椅墊上[我沒有光著雙腳站在地上]
隨風浮雲 wrote:
樓主啊! 中性線的問(恕刪)


你影片中第13:25秒起 在講"電動勢"也就是我在第一樓的繪圖中的斷點A點
不過這個YouTuber說 電動勢不能算正式電壓(不能視為火線) 但又會電人? 感覺很矛盾的說法
chih_haohung wrote:
 &nbs...(恕刪)

一個正弦波...
是上下兩個波峰形成的...
0v的部分...也是正弦波的一部分...

60HZ.....跟60MHZ....天差地遠...
mask0704 wrote:
一個正弦波...是上(恕刪)


中性線 有電的時間 vs 沒電的時間=>29/1800秒 : 1/1800秒
有電的時間比較多啊! 萬用電表與驗電筆 怎麼會判讀為沒電呢?


火線1 有電的時間 vs 沒電的時間=>29/1800秒 : 1/1800秒
有電的時間比較多啊! 萬用電表與驗電筆 這時就判讀為有電,反而是正確的,真奇怪!
chih_haohung wrote:
中性線 有電的時間 ...(恕刪)

它1秒...跳60次...

你眼睛是看得懂唷?

你數看看啊...

你連1個正弦波都搞不懂...
有啥好討論的?
mask0704 wrote:
它1秒...跳60次(恕刪)
 
 
萬用電表和驗電筆 就可以區別?
 
 
中性線 有電的時間 vs 沒電的時間=>29/1800秒 : 1/1800秒
有電的時間比較多啊! 萬用電表與驗電筆 怎麼會判讀為沒電呢?
 
 
 
火線1 有電的時間 vs 沒電的時間=>29/1800秒 : 1/1800秒
有電的時間比較多啊! 萬用電表與驗電筆 這時就判讀為有電,反而是正確的,真奇怪!
 
 
而且這個YouTuber的解釋 電器/燈具在運作中
火線1和中性線的身分隨時在改變的每1/60秒互換一次
 
我大概知道理解這個YouTuber在講甚麼了
 
中性線始終都是0V
改變的是火線1 正相110V(我們想像做是+110V) <-> 反相110V(我們想像做是-110V) 這一段轉換耗時1/60秒 在中間(1/120秒)的那一瞬間會變成0V,如果是用在鎢絲燈具,有1/120禎幅的高速攝影機來錄影,此時會看到鎢絲燈具完全熄滅
 
不過這個YouTuber還是沒有講到 為什麼斷點A點(電動勢){原本是110V}一和有完整迴路的中性線一接通後馬上就會變成0V
 
我現在只能把電壓想像做是不會動的 會動的是電流 有電壓差才會流動也才會有電流
110V電器/燈具等負載有插在插座上但沒有開啟運作
 
因此火線1或火線2的電壓尚未經過110V電器/燈具等負載進入到中性線,所以斷點A點量測到的是電動勢(但會電人)
我個人解讀是由於電動勢是一種感應,雖然沒有真正導通,但由於電器的內部的零件的都非常靠近,即使電器沒有開啟(真正導通)也是會形成感應電壓,所以電器的內部的火線1這一邊的電壓110V就透過感應方式把110V電壓傳到電器的內部的中性線這一邊,但我相信這種感應電壓傳不遠,因為畢竟不是真正透過導通來傳遞電壓110V。
 
110V電器/燈具等負載有插在插座上且有開啟運作,這時火線1或火線2的電壓有經過110V電器/燈具等負載進入到中性線,所以斷點A點量測到的是正港的火線1的電壓或火線2的電壓
 
另外,110V電器/燈具等負載有插在插座上且有開啟運作 我就不知道如何解釋了 因為沒有電動勢,斷點A點還是有電(真正導通了) 所以為什麼和有完整迴路的中性線一接通後馬上就馬上變0V,原本斷點A點的電壓(110V)立刻被有完整迴路的中性線吃掉了?
chih_haohung wrote:
萬用電表和驗電筆 就...(恕刪)

它不能區別...

即使可以...

那也無法改變它會不會電到你的事實...

這麼想研究?去買示波器...

別來問我怎麼用...
我沒打算教...

我花一堆錢跟時間...
取得學歷...
不是為了教你...
想學自己去看書.考證照或學歷...
mask0704 wrote:
它不能區別...即使(恕刪)


不用了 我想通!
chih_haohung wrote:
不用了 我想通!...(恕刪)

想通了?
那別再開一堆「幻想文」
別再使用「中二文」...

電學沒這麼難..但很無趣..
沒有像你講的那麼..有戲..
什麼..中和.消失.打過來.打過去...

你要重頭學起...
chih_haohung wrote:
 &nbs...(恕刪)

老大「鎢絲」燈泡...不會閃爍好嗎?
它是用熱能轉換產生「光」
在「連續的且密集的能量灌輸」
給它的過程....
它不會「降溫」
而產生「閃爍」..

會閃爍的是螢光燈「日光燈」
它的原理是..用電子在惰性氣體內刺激螢光物質..它比較..不熱...
但會有閃爍現象被攝影機捕捉到...

攝影棚的燈光...都是很熱的「燈泡」
不能用「日光燈」...

以前的映像管電視也是類似的原理...

現在的LED燈泡...是先轉成直流...
比較不會有閃爍..但..直流濾波不夠厲害的....
也還是會有閃爍...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