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_haohung wrote:
在這個主題
單相三線式(110V): 火線1+中性線、火線2+中性線
火線可以有一種電流方向、二種電流方向(另外一個主題: 單相三線式(220V): 火線1+火線2)
中性線只可以有一種電流方向
拜託這位樓主公布一下自己的學歷與專長好嘛!
真的不懂不要在這邊亂寫,
會誤導一般民眾.
chih_haohung wrote:
台灣是60Hz 也就是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需要1/60秒,等於每一秒完成了60個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
下圖是單相三線式 某一條火線(我們假設是火線1)的波形圖
從波峰(紅色圈)到波谷(紅色圈) + 波谷(紅色圈)到波峰(紅色圈) 共花了1/60秒的時間
波峰(紅色圈)到中間位置(藍色圈) 中間位置(藍色圈)到波谷(紅色圈)
波谷(紅色圈)到中間位置(藍色圈) 中間位置(藍色圈)到波峰(紅色圈)
各都花了1/240秒的時間
假設 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 頭尾都算(也就是前後二個波峰都算的話),如果是用110V鎢絲燈泡的燈具做實驗,在剛好都是全亮(滿110V),只會有三個點:波峰(紅色圈)、 波谷(紅色圈)、波峰(紅色圈),不過由於每個點的停留時間太過短暫(1/1800秒),人類的眼睛根本感受不出來。如果我們用一秒內來計算,六十個連續週期的正弦波等於有1+2x60=121次全亮(滿110V),還有2x60=120次全暗(0V) 不過由於每次的停留的時間太過短暫,人類的眼睛根本都察覺不出來。有1/120秒期間內,電流的方向是火線1流往中性線(因為電壓差的關係,此時火線1的電壓大於中性線的電壓),因此,此時的火線1和中性線內同時流動的電流各只有一個方向; 有1/120秒期間內,電流的方向是中性線流往火線1(因為電壓差的關係,此時中性線的電壓大於火線1的電壓),因此,此時的中性線和火線1內同時流動的電流各只有一個方向[正好是完全相反的]。萬用電表的鉤表功能的測量方式只能同時測量一條電力線(火線1或中性線,二選一)且在一個週期的正弦波內也就是1/60秒(60Hz)或1/50秒(50Hz),選出平均電流(假設每1/1800秒取樣一次,共取樣30次[涵蓋了火線1->中性線的期間、中性線->火線1的期間])作為顯示的電流數值,且每1/60秒(60Hz)或1/50秒(50Hz)更新一次數值,事實上大部分的110V電器/燈具等負載,火線1的電流都是很穩定的/中性線的電流也是很穩定的,二者的電流數值是一樣的或非常接近。
另外這也可以針對為什麼火線1+中性線vs火線2+中性線,當他們各自的中性線並接以後電流是0A的合理的原理與完美的論述,因為在同時(某一個時間點),火線1所搭配的中性線vs火線2所搭配的中性線,這二條中性線的電流方向完全相反,所以這二條中性線的電流在同一條中性線上就被彼此完全被抵銷了,相同的道理,為什麼萬用電表的鉤表功能的測量方式只能同時測量一條電力線(火線1或中性線,二選一、火線2或中性線,二選一),就是因為在同時(某一個時間點),火線1vs中性線、火線2vs中性線的電流方向是完全相反,這時候萬用電表的鉤表功能根本無法判別到底要依據哪一個(火線1vs中性線、火線2vs中性線)電流方向的電流數值,因此只能判別為0A!
chih_haohung wrote:
波形圖有到0V-110V
至於每一個點的停留時間 我只是假設為1/1800秒 做講解,實際上是無限小 這個停留時間有可能是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秒 你想鎢絲燈泡有可能分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