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

想換 T5 燈管嗎? 你一定要先知道的知識,只需花30秒看完,馬上破解迷思


wangsam wrote:
小弟在補充一下:1....(恕刪)


wangsam大:

看你貼這些資訊,我嚇了一跳,何時東亞這些演色性數據如同奶粉漲價一樣

我買的太陽神供公司雜用,用起來完全就跟飛利浦super80一樣,

但是廁所的日製高輸出燈管人家儘管只有 "Ra85", 但是走進去那種視覺違和感馬上就不一樣。

要說有三波長太陽神有Ra85,我個人持很大的保留意見,東亞一有太陽神的文宣也沒有提到有到RA85

至於太陽神RA95,我會跑去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看看是不是白蓮教上身.

ilikegoodgod wrote:
LED燈泡,勝過CCFL燈泡,真的有可能發生的!
我自己就是親身經驗!
7W的東亞LED燈泡,配上18W威力盟CCFL,都是6500K!
燈一開,LED燈明顯較亮(立即亮)
過了幾分鐘,CCFL亮度慢慢追上LED,
但最後亮度僅和LED持平而已。


亮不亮應該不是這麼看的吧,
燈泡本身看起來亮(輝度),不見得就有足夠的光線照在物體上(照度),
更何況兩種燈泡在同一個空間同時點亮,
到底誰照度高很難分辨。

比較客觀的辦法是同一時間只點亮一個燈泡(要裝在相同燈座上),
沒照度計的話,就用數位相機上腳架來拍受照物,
例如桌面,沙發,或是整體環境,
就是不要對著燈泡拍,因為我們關心的是燈泡產生的照度,不是輝度。
相機要設定為手動模式,採用相同的曝光條件(光圈,快門,白平衡),
拍完後兩相比對才知道哪個產生的照明效果比較好。

螢光燈(CCFL, T8, T5, 省電燈泡)都是360度發光,
因此總是有相當的發光角度會被燈具本身所阻擋,
燈具本身若沒有適當的反射設計,
很多光線可能都被燈具吸收而浪費掉了,因此燈具的影響也要列入考慮。
jackhung_web wrote:
亮不亮應該不是這麼看...(恕刪)

最近再測試一下LED燈泡與CCFL燈泡的亮度。
之前用的18WCCFL燈泡是使用半年左右的,LED燈泡使用大約兩個月。
這次換一顆全新的18WCCFL燈泡,對比上7W的LED燈泡(同樣使用兩個月),皆裝在同燈具上。
等亮度穩定後,CCFL燈泡就確實比LED還亮一些。但感覺只有多亮25%吧!
而燈具的部分,是燈泡上圍的光會被遮掉的那種,
因此CCFL燈泡這種全面發光的優點會被遮蔽,亮度立即減少三分之一,
但LED燈泡原本就是底部發光,所以放入燈具後,亮度也沒有減少很多!
所以,就算帳面規格亮度差很多、耗電量也差很多,實際使用上亮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
尤其近來大家喜歡使用崁燈來大量裝潢,應該多注意這種特性,挑選適合的燈具與燈泡來使用!
小弟補充一下:

1. 使用好的燈管(T5、T8)、一定要搭配好的"安定器"才能把燈管(T5、T8)最好的特性顯現出來。
要找尋有CNS商檢標識的商品,至少才是品質的保障。

2. 以目前最常使用的"層板燈"來說,也都是"燈管+安定器"組合的產品,小弟的歸納分類如下:
a. 低- 來源不明、沒有任何CNS商檢標識 (大多消費者使用、層板燈具的好壞,就不多加說明。)
b. 中- 有 CNS 14335 商檢標識燈具,燈管+安定器(合一起的產品)
C. 高- 1.螢光燈電子安定器--CNS13755 + 2.螢光燈管--CNS691、CNS10839及CIE13.3 (安定器、燈管分開)

"b"分類: 以下圖片,不同廠商產品、確有一樣的商檢標識"R36009",標準檢驗局-驗證登錄證書查詢-登錄字號(原來是同一個廠商代工生產、系列型式都可以找到圖片型號)









原來廠商是做了這方面的檢測

貨品號列: 9405.10.00.00-1
中文貨名: 枝形吊燈及其他天花板或牆壁之電照明配件,不包括公共場所或街道照明用者(限檢驗一般室內照明用者)
認可產品別: /照明燈具類
檢驗標準: CNS 14115(燈具安全通則) CNS 14335(電氣照明與類似設備之射頻擾動限制值與量測方法)


"c"分類: 是燈管+安定器組合的產品,小弟使用過的"電子安定器",商檢標識 "R63049"。



廠商把"電子安定器"做這方面的檢測

貨品號列: 8504.10.00.00-3-A
中文貨名: 放電式燈泡或燈管之安定器(限檢驗螢光燈管用交流電子式安定器)
俗名: 螢光燈電子安定器
檢驗標準:CNS 13755 (螢光燈管用交流電子式安定器) C4473

有節能標章的"螢光燈管(T5、T8)",產品資訊

搭配合格的"螢光燈電子安定器"的發光效率要求變得更嚴格、有效率。


3. 綜合以上的資料,小弟的淺見、"b"分類(燈具+燈管成為一個的商品)檢測的。
既然標準局有單獨規範"螢光燈電子安定器"的檢驗要求,或許選擇這方面的產品會比較穩定耐用。

CNS 檢索資料查詢

謝謝~
wangsam wrote:
俗名: 螢光燈電子安定器
檢驗標準:CNS 13755 (螢光燈管用交流電子式安定器) C4473
. ...
既然標準局有單獨規範"螢光燈電子安定器"的檢驗要求,或許選擇這方面的產品會比較穩定耐用。
(恕刪)


很棒的資訊!

所以CNS也是要查,不是看到CNS就代表高效率

廠商也是很會魚目混珠的

好文章耶!!!留做紀錄一下~最近要交屋了~也在考慮燈泡的問題!
可以學習學習一下!!謝謝版大~

omio wrote:
1. 省電燈泡最不省...(恕刪)

感謝分享
加入收藏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30秒看不完這篇好文?



omio wrote:
1. 省電燈泡最不省...(恕刪)


整理的不錯,筆記筆記



來更新一下LED效率

這是CREE的發光效率成長圖


亮度其實已經大幅領先日光燈了~


演色性的話有65~90-CRI可以選擇

25度C時 *每瓦流明 103.5~170.5 lm/w(演色性越高效率越低)

85度C時 *每瓦流明 91~130 lm/w(演色性越高效率越低)


XM-L2 LED 在10W時最多可提供1200流明,(120 lm/w)



基本上新製程的LED比較耐溫了,比較不會有溫度上的問題~

但演色性還是不太夠,較佳演色性的LED他的流明效率就會偏低~

有待解決



*LED在2W時的參考值

KMBK wrote:
整理的不錯,筆記筆記...

演色性的話有65~90-CRI可以選擇

25度C時 *每瓦流明 103.5~170.5 lm/w(演色性越高效率越低)

85度C時 *每瓦流明 91~130 lm/w(演色性越高效率越低)


XM-L2 LED 在10W時最多可提供1200流明,(120 lm/w)

(恕刪)



謝謝分享新資訊

不過這數據可能是『晶片』的數據
而不是『產品』的數據
加上變壓電路
期望有更明確的參考值

熱造成的影響也是問題
產品的價錢也是問題,畢竟我們都知道cree的新產品要價不斐

另外,為了解決『輝度』,又會衰減很多亮度,這又是個難題

期待有一天LED能被我推崇,而不是還有那麼多擔憂和不划算
  • 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