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社區管委會的權力?

所謂買社區型的公寓,就是要你花幾百甚至上千萬,去買一個居住使用權

而公設比中屬公設的部份,都不是你能動的

且別戶人家會看得到、走路會經過的部份也都不是你能動的

從悲觀一點的角度來說,就是你只能回家進門後,才是屬於你的

所以才會有很多老一輩的堅持要買透天,畢竟花錢買個家能腳踩自家地,頭頂自家天,感覺就是好很多

樓主那兒還算好吧,我同事有人住新莊六百多戶的社區,基本上是天天住戶互相狂吵架不停的

有人家裡新生兒晚上八九點哭太大聲還被管委會嚴詞警告要罰錢哩..... = =
大樓社區有公約規約,名稱或有不同,不過都不該叫做「管委條例」,因為大家都要遵守的公約不會是管委會制定的,多數是制式規範,然後加上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通過的條款,也只有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才能更改內容,管委會是執行單位,不是制訂公約的單位。所以,這是所有人決定的公約,不是「社區管理委員會說什麼就是什麼」。
為啥規定很多
其實對你之後房價有幫助
以前是從事社區方面的工作
以冷氣來說
新大樓建商都會設計一個地方讓你放冷氣
放冷氣的地方有些會做造型遮擋一下例如欄杆等等
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維持大樓外表的整齊..
其實這就影響很大了
買房子第一就是看外表
妳看一棟外面東一台西一台的冷氣..有些有陽台有些有鐵窗..鐵窗還好幾種款式
跟一棟冷氣都統一放置..不是全都陽台就都是鐵窗..鐵窗樣是還統一
....................................
兩棟比起來...你絕得消費者會去看哪一棟??
樓主說的我能理解
像我住的社區(力霸山河)也是都會定期檢查
有不合格的還會張貼照片在電梯裡
其實住社區感覺是真的比較受拘束啦!
不能像透天厝想怎樣就怎樣
rita0322 wrote:
本社區管委條例中有規...(恕刪)


掛畫,應該是可以由管委會以統一美化社區環境為由,整體考量來處理,
住戶可以捐給社區,或借給社區來掛

自宅門口擺放鞋子鞋櫃,如果全社區都放的話,
對於社區的美觀會有一定的影響,也會反應在轉手的價格上,
要就全社區開放,要就全社區不開放,這可能要由區分所有權人大會決議才行,
前提是不能影響消防安全
(有一個方法,就是由社區統一訂做鞋櫃,既美觀,又統一,又方便)

暫掛雨衣...真是太自私了,
不會掛到後陽台? 浴室?
怕滴到地板?甩乾呀,不然就掛機車上不會.

外牆景觀最好不要破壞整體的美感,一樣考量轉手價格,
想想101大樓如果有的窗戶掛分離室冷氣,有的陽台外堆,有的還給你掛衣服,
這樣能看嗎? 賣得出好價錢嗎?
我最近也在看房子,說實話,我要是看到電梯一出來每戶門口不是鞋櫃就是鞋子雨衣的

大概就興趣缺缺了!有些誇張的還有小朋友的腳踏車或是媽媽的呼拉圈等等

其實台灣人很不尊重公共空間完整性,總覺得我家門口只有我會經過所以也沒礙著其他人

卻不知道視覺也會是一種不禮貌的干擾

很多住戶會在電梯間擺滿小盆栽或是大小植物

想說綠化環境之類的,可是像我就很不喜歡沒有規劃的佈置,更別提這些植栽的容器有些寫著緣阿!發阿的!

或是招財進寶之類,管委會就是這時要跳出來,你喜歡綠化請在自己家裡,我買這個建案當初交屋的公共空間是怎樣

就請不要亂變更,如果要改也請取得多數決。

掛畫道理也是一樣,你想要張大千,對面想掛莫內,你想要東方禪味,可是搞不好我不希望朋友來訪時,

一開電梯門就笑我是住在茶藝館阿........

品味真的是因人而異,住社區大樓就是要互相尊重,管委會出面已是下下策,不要想說一時的方便讓大家跟著不便....














前陣子不是有個新聞, 一個人下樓梯時不小心踩到某戶放在外面的高根鞋, 跌下去受傷. 該戶後來被判輸要賠償.

樓主有個觀念是錯誤的, 買房子是買私用空間+公用空間, 但是公用空間使用權是屬於全體住戶而不是屬於該戶的, 雖然你有付錢. 外部景觀是屬於公用空間, 不是你說自己改就能改的, 必須全體住戶同意而且不能違反法規.
個人覺得管的嚴一點卡好
一個社區一住十幾年
住戶幾十到幾百戶
管理鬆散就就越來越鬆

我住的社區剛蓋好還不錯
什麼都是新的,也沒什麼異常
等到住久了,大家都皮了

什麼事都有
說個誇張一點的
住戶把冷氣室外機裝在樓梯間
因為!樓梯間與他家餐廳一牆之隔
他把牆壁打個洞拉冷媒管..省方便
把他家的冷氣廢熱排到半密閉的樓梯間
真的是自私到可以了

本來也不知道
後來我當安全委員開會才知道真的是異常一堆
我們那屆有叫他拆
不然要拍照貼給所有住戶看
你掛個畫,OK?
那對面的掛個小木彫呢,OK? 那我掛個小盆栽呢?
那對門的媳婦不喜歡那老太婆,老太婆過世了 ... 那遺照 .... 掛樓梯間呢?
--
好吧,掛個畫,OK
哇,對門的買新床不小心弄壞了那掛畫 ....................

社區管理常見一個問題,大家都喜歡一點點一點點的的蠶食公共區域。
接著就是「比較式」... 接著就是不安寧了

曾遇過鄰居拍了照貼電梯抗議。原本只是鞋櫃放梯間 .....
出了國一年後回來,他家大門剛好放著對門的鞋櫃及鏡子,還木工訂製 ......
而回應是;那是木工剛做的很貴,我先移一旁,你們再出國了我再放 ..... 不會對你們影響啦




連掛畫都不行 大概是方便管理 ...

有時候不是不能喬 也不是非得限制

台灣人比較心裡很強 掛畫沒妨礙到 那我掛雨衣也沒妨礙到啊?

在無孰對孰錯之時 維持一制性 一方面完全保留原樣

另一方面 間接排除了往後管理上的麻煩

有時 一些林林總總的規定會讓你覺得莫名奇妙

換個角度想 也是因為國人在一些方面尚需加強吧 !

至於究竟合適否 理性協商後再說也不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