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堤 wrote:刷到國外蓋房子,外牆...(恕刪) 保麗龍是由PS、PP、PE等塑膠材質加上發泡劑以加熱發泡而成型的,成型品裡面充滿了空氣,可以有非常好的隔熱效果,如果厚度足夠,對酷寒地區的建築物確實是可以發揮很好的保溫效果。
我看這影片是俄羅斯吧 可能建材缺乏才用這種低密度保麗龍在西歐市面上常見的都是建築用的EPS XPS的隔熱材當建築外牆的保溫隔熱性能較好 防火 硬度都比較高 不太可能用低密度保麗龍 (比較輕 顆粒比較大 我們一般常見的)然後岩棉 發泡劑基本上都是內部隔熱材 應該不會用在外牆這隔熱板弄外牆後 可以直接批土強化加灰泥就好或是預算比較高 也可以再加一層石板表面美化
登卡普 wrote:保麗龍除了保溫還具備耐震、耐燃、抗風 保麗龍有耐震、耐燃、抗風效果?保麗龍要跟耐震扯上關係,頂多說因為其自重輕,所以拿來做隔間填充材料,可以降低自重,減少地震發生時地震力的作用,但,除此之外,保麗龍沒有耐震性能,也就是說,沒有人拿保麗龍來當作建築"結構"材料。在主體結構上,保麗龍是非常不好的結構材料,除了學生時代做模型,全世界我還沒看過誰的建築採用保麗龍當作主體結構支撐材料的。在建築運用上,保麗龍只能做為簡易隔間、跟填充材料使用。這個主要原因,除了沒有承重、抗剪力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保麗龍非常不耐燃。這個就不用多講,拿個小熱源來加熱一下就知道,別說甚麼1小時還是2小時耐燃測試,普通的打火機1秒鐘都撐不過去,保麗龍完全不是耐燃材料。要使用保麗龍當作裝修材,可以外表必須另外有耐燃、隔熱材料。抗風就不再多講,就是抗側向力、剪力,跟地震可以同關,保麗龍不具備這個性能。===保麗龍在建築運用上,大概兩方面,一個是因其輕量化,作為裝飾的填充材,比方前面有人講到,要擴柱做造型,用保麗龍作為內部支撐,灌完漿後,不用處理,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免拆模模板,而且其化學性質目前知道是很穩定,放在建築物裡面,一屋傳三代,裡面的保麗龍還不會壞。而且在工地現場,要配合造型去切割,非常容易。遠比用油桶來得好處理。當然啦! 油桶也不差,都是讓主結構體不需要大量灌漿的部位,可以輕量化、減少地震等側向作用力的好幫手。其次,保麗龍也確實有減少熱傳導的能力,三合一的鋼浪板,目前很普遍的用在台灣的建築工程上,誰家有要做鐵皮屋的,目前最常用的材料就是三合一鋼浪板,下層就是保麗龍,在半戶外空間,只要沒有小鳥去啄破築巢,用個30年,問題不大。價錢也比最簡單的鐵皮浪板,只貴了一點點,能有效隔離屋頂層陽光的熱傳導。但,在建築物上,要利用保麗龍來達到保溫效果,基本上不是很簡單,而且成本不低。最主要的是,這種能達到保溫效果的保麗龍,要考慮的元素包括:厚度、密度。也就是說,不是叫做保麗龍,就有完整的保溫效果,越厚、越密實,效果就越好。但,價格也越貴。去買過保麗龍磚的就知道,同樣體積,比起普通1公分厚的保麗龍板,貴很多。這是複合性設計的問題,你要用保麗龍磚來當作外牆材料,不是不行,但保麗龍的施工跟旁邊結構體的結合,本身就很困難,真要做,內外側都要加特別的構造,很麻煩。因此,常見的使用方式,還真不是保麗龍,而會是比方水泥空心磚。水泥空心磚的施工方式跟傳統磚塊一樣,利用中空部分,形成隔熱層,內外側直接利用水泥粉刷就能獲得良好的裝修效果,而中空部位,還能作為管道空間。比方地暖,把部分管線設在牆體內,還能讓暖氣效果變得更均勻。當然啦!有一好沒有兩好,這也比較浪費能源。所以實務上,除非規模很小,不然很少是使用單一材料,多半是多種不同的構法去處理。兩層樓以上、跟平房,處理方法也不同。在需要輕微隔熱、跟需要大規模隔熱,隔熱係數是5度10小時、跟5度24小時、或者5度1小時,處理方法也不同。不能一句話就決定好跟壞。建築物要處理的問題,不僅僅有保溫,除了過世的人只需要考慮保溫之外,其他活著的人,要處理的議題很多很多。
tdbigman wrote:水泥空心磚的施工方式跟傳統磚塊一樣,利用中空部分,形成隔熱層,內外側直接利用水泥粉刷就能獲得良好的裝修效果,而中空部位,還能作為管道空間。比方地暖,把部分管線設在牆體內,還能讓暖氣效果變得更均勻。當然啦!有一好沒有兩好,這也比較浪費能源。 請問一下 ~ ~ ~地暖的位置是【水平面】在地板下,這跟空心磚牆的【垂直面】到底有什麼毛關係呀?!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