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碰到浴室地板潮濕的狀況, 然後在地板挖開了一條溝, 看到剖面是鬆軟的水泥沙, 我一直以為地磚下是硬底的水泥層。來維修的是營造公司的工頭, 該營造公司在業界的口碑據說還不錯, 聽他說磁磚下的濕水泥是ok的, 只要排水做好不要積水太多, 並不會影響防水層的壽命, 但這聽起來還是怪怪的, 只好來請教各位了。
磁磚相關問題據我實際看到案例蠻常見是樓地板尚未乾燥即施工黏貼磁磚真正所謂的白華 又稱磁磚癌通常入住幾年之後才容易發生這裡有各種可能造成(類似)原因最後演變成 磁磚縫隙(冒出偏白色物質)以上資訊 僅供參考~所以 最主要關鍵會不會是磁磚材質問題間接造成?提問:淋浴區易潮濕地方其四週圍起 黏貼的邊條是 啥質地?可確認一下。若不是石材。可測試也許這磚本身是有呼吸孔隙;意即 這樣質地其本身可能防滲水能力就不好嚕?!
後續回報:問了維修的師傅, 我們的地板的確是"騷底"施工, 而且只要使用過浴室, 濕區地磚下的騷底水泥砂一定會吸水, 無法從表層做防水阻擋水份下滲, 也很難完全乾燥。後來我們的浴室一個多月沒使用, 開挖面的騷底也沒乾透。所以若師傅所說為真, 濕區的騷底泥沙一直是濕的, 牆壁裡的水管有沒有漏水, 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只能希望底層的防水夠力能多撐幾年。我也問了為何當初不用硬底, 師傅說照片中看起來像是小片拼貼的地磚, 實際上是兩片大面積的地磚, 且為了抓不同方向洩水坡度, 只能用騷底施工。我們的乾區磁磚縫顏色深淺不一, 本來也懷疑底下是濕的, 後來挖開磁磚縫重新做填縫時, 挖出的泥沙是乾的, 所以只是填縫不均而非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