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這面牆壁要用打的還是切的?

這不可能是剪力牆,哪個結構技師會在剪力牆上開一個窗戶

用切的,切完之後還是要打(上下切不到底)

用打的,也是要先切(砂輪機)再打

兩個都很吵,也會造成汙染(粉塵跟汙水)

你在自己評估評估吧!!
(只打窗戶下面,之後裝三合一通風門,這個建議我覺得不錯!)
誰說剪力牆上不能開窗戶...剛開始設計好本來就可以留窗戶
現在不少剪力牆還嫌當承重牆使用
先量看看吧!通常厚度25CM就不要動牆 10~15cm就沒麼差異了
蘿莉控

噬神玥 wrote:
誰說剪力牆上不能開...(恕刪)
看來這透天格局應該是老房子,屬加強磚造,非現代RC結構,就如樓上所言,4吋厚就是隔間牆,8吋厚就是剪力牆,即使是剪力牆打掉窗戶底下應該也還好,只是後面都以鐵皮搭起來了,落地門只是方便進出對通風無幫助.純屬個人看法,台灣人喜歡買房後搭建,改裝,大動土木,一間房子的本來結構都被改而弱化,台灣何時會有個大地震無人能測,沒來是OK,萬一來個強震,自己的蔽護所就不算是安全的.
現在結構設計沒人會把剪力牆設開口

並不是不能開,而是開了之後當發生地震時應力會集中在牆角

造成非結構性破壞,雖然對結構沒影響

但卻會對居住品質發生嚴重影響(牆裂縫過大,漏水等)

再者結構計算時基本上沒在把牆跟版納入

除非在計算後應變過大時才會加分散水平力的結構(地質,風力等)

或者是業主有挑高或是天馬行空之想法時,才會加之

依現今透天及大樓(30F以下)的設計,基本上沒在設計剪力牆

就算要加,也不會加在外牆(短柱效應)

一般都設計在電梯及樓梯(可連續性又不用開口)

剪力牆的設計一般18~25cm算是蠻常見的規格
你的房子與我家長輩的房子有像
20幾年連棟透天
房屋完工後 於屋後增建至三樓
所以我遇到的情形跟你很像
只是我的窗戶在牆正中央
目前想拆的這面牆 是房子原始的外牆
這牆應該都是25~30公分厚

我日後整理時也想把牆切掉
請了兩位設計師來看過
一位回去後請教結構技師 是說能拆
另一位請教他的建築師老闆 也是說能拆
根據我給的房屋藍圖
他說這屬於框架結構 所有牆體只包圍不乘重

我相信牆體多 越對稱的話抗震能力一定會提升
依現況 如果要我把窗下打開做門的話我敢施工
整牆敲掉我還是傾向請結構技師計算

希望這板上有專業人才指點一二
幾年前我賣掉的房子(1F,74年蓋的)也遇到這種情形。
新屋主把窗戶下方敲開想改成門。
結果樓上的都來抗議,並把抱怨傳到我那(我還住在附近)。

我有過去看。感覺雖是窗戶下方,但是鋼筋和水泥都不是一般的強度。(那一段橫牆,似乎和地下室的連續壁是一體的)
後來到底是不是剪力牆,我沒再去探聽。但是知道新屋主最後把鋼筋再焊接回去,水泥也恢復了原樣。
謝謝各位的建議,去量了一下牆是約20cm,有可能是各位說的剪力牆,那這樣就會只切窗戶下面而已,還是不要開太大,應該會用切的避免震壞結構,謝謝各位的幫忙~
能用打的盡量用打的,不是只有因為便宜
用切的除了貴以外,切下來的牆壁還是得打碎才能清運,結構要弄壞早在少了那塊就已經決定了,不會因為你用打的還是用切的,傷害就少一點
我想他應該也會告訴你切到管子不負責復原

最重要的一點是用切的你不知道牆壁裡面有甚麼水管、電管....甚麼冷氣排水管啊、冷氣配線管、開關、插座配線,統統都會切斷,後面補管接線費用很高!

而且如果被切斷再接,你不可能整把線抽出來換,只能用接的,那電線阻值就會比以前沒被切斷時大很多
我的標準是必須完整一條線配線,不可以用接的

所以盡量用打的,如果一看到管線可以閃著打

柔小小 wrote:
謝謝各位的建議,去...(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