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做凸緣或雨遮在需要通風的對外窗,除了可以讓視覺效果看起來比較不會太扁平(須依整體設計)、雨線規劃讓雨水不會滲入,遇到下雨時,才有機會開窗通風!家中某些對外窗沒有雨遮,有時候陰天都不太敢開窗,造成室內空氣流通不順,會有悶悶的的感覺
建議您不要做,要堅持下去,否則會一輩子懊惱,因為您無法驗證自己的想法正確與否,而且您將來會放大凸緣的缺點,因為沒凸緣的缺點您無法看到。也許等到從教訓中吸取經驗,您的想法就會改變,但至少您個人沒有遺憾,有遺憾的是其他長輩。僅供參考。
geneo99 wrote:剛好最近越南的房子...(恕刪) 謝謝大大不吝指教其實我也是有在做功課(或者應該說只有我在做功課...)我的原意不是完全沒有凸緣整個平面,也有考量排水坡和滴水線的問題,窗戶內縮也是我的考量之一像大大提供的照片雖然建議做凸緣的聲音居多,但也有不做凸緣的建議綜整不做凸緣的建議和考量1、窗戶內縮(壁厚18公分)2、做排水坡3、做庇水板4、做滴水線用這四項方法來對外窗而非一定要凸出個15~20公分的凸緣來才能達到效果,想要用這個說法來說服長輩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長輩們沒有考量到建築地點周邊有鄰居,為了與鄰居區隔有設計圍牆,而建築物與圍牆的距離約100公分的走道如果凸出個15~20公分,那走道的寬度就剩下80-85公分而已(而且排水溝蓋也在這寬度內)為了凸緣而犧牲走道寬度,兩者之間該如何取捨,我會再跟長輩們好好討論也謝謝各位大大撥冗回覆
如果是自己蓋的房子最好是每層樓板都要出簷對結構及耐久性都會有幫助出簷可以摭雨摭陽摭雨之後雨水打在牆上的量比較少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氣乾就比較不會生壁癌、長青苔、留水漬做出簷就要做滴水線出簷做得夠窗外框就不用再做雨摭了
hpsoeasy wrote:謝謝大大不吝指教其...(恕刪) 最簡單的方法,有些做,有些不做那你就可以比較兩者差異事實上,不管做或不做,久了都會有黑色水流痕我也自地自建,十五年了,有些凸緣,有些沒凸,結果都一樣我倒是建議做大雨遮,下雨不颳風時也可以開窗,像宜蘭厝那種
winyi wrote:最好是每層樓板都要出簷 投您一票,直接每層樓板都出簷。winyi wrote:摭雨之後雨水打在牆上的量比較少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氣乾就比較不會生壁癌、長青苔、留水漬 以後我的就這樣弄,遙遠的將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