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時濾心的前後壓力表會因為管路背壓而影響。一般而言於水塔入水端設計為自由端,不會受到水塔水位高低影響,但會受到
末端高度的水位差影響。例如:水塔位於5樓頂,濾心組設在1樓,單一樓層高度假設3m,則管路靜水壓回壓約在15m接近1.5kgf/cm2。
如果管路密封性不好,則水壓會一直因為管內水的流失而最終降至0.0kgf/cm2。
壓力表只設在濾心組出口,亦可作為判斷依據。如其他樓友所說,要紀錄初始值做為參考。但壞處是加壓送水泵或前端壓力來源若發生異常,會比較難立即判斷是源頭壓力還是濾心組堵塞原因。
過濾組加大好處是可以延長更換週期並降低一小部分壓損,但過久不更換濾心,也容易造成微生物孳生。樓主可以由水費單或水表用量,以及集中用水的時段,自行選用適宜的濾心組容量大小。
另外,濾心過濾孔徑也是選擇時必須要參考的因子,越細小的過濾孔徑代表濾心負荷越大,壓損也越大,泵浦的負擔也越重。
以上建議!
如果不是連續式供水(工廠跟特殊應用)外,不太需要浪費錢做並聯,若是一般家用通常壓損的考量較低,並聯的管路管損是會增加的。更換濾心時不斷水供應考量下做並聯比較有意義。若是真的考慮壓損,建議把過濾容量放大一級讓過濾面積加大就好。若是營業用途就可以考慮一下。
另外,濾桶前壓力表可以觀察前端來源壓力狀況,萬一來水側有問題,就可以先排除濾桶堵塞的因素。
你前端先用5um處理,再加1um末端濾淨,已經是比較正統的作法。畢竟1um的價格是比較貴的。如果濾心髒汙的情況嚴重,記得要檢查水桶。你說的兩個水塔,是否一個在1F或地下室,另一個在頂樓? 水公司停水再送水,通常水桶會有淤積物,要記得巡一下。
還有,樓友提到不透光,是為了避免藻類繁殖。尤其是不常流動的水。這點確實要注意!畢竟水從淨水場送出到家戶蓄水點後,餘氯量會衰減不少,微生物的抑制能力會會隨著降低。
參考一下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