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心是ADD的 很便宜
共五道過濾 管口是4分管大水量 通通10吋濾殼
第一道 5UM PP
第二道 1UM PP
在第二道外接一個蓮蓬頭 洗澡洗手 洗衣服 沖地板 都好用
第三道 鈉樹脂
新品使用放水5分鐘 流出的水都有油的感覺 超過5分鐘都感覺油
乾脆就給他流到不油為止 流到不油不知有放水超過50公升嗎.......
應該不叫油 像在洗肥皂那種油
第四道 壓縮活性碳
第五道 中空絲膜
主要就是這中空絲膜了 號稱過濾0.1UM 也不知真的假的
至於水質有沒有變好..... 過濾心安的吧 水質我怎麼看得出來
雖然我這已到生飲等級 但我還是把水煮開再喝
過濾之後感覺差異
在接水時 很多水泡 而且水泡不易消失
其中超細水泡我誤以為是雜質 曾一度懷疑便宜沒好貨
後來接完水把水放置一段時間後 曾以為的雜質就沒了 因為他是超細水泡...
那些不易消失的水泡讓我想到我尿尿時水泡也不易消失阿.....
可能就是含鈉的關係吧 實際喝煮過的過濾水後 沒鹹味 好入口
好入口也是鈉的關係吧 就好像礦泉水加點鹽也是很順口的
測水筆測量 沒變化 濾前濾後都是270 是地下水
結論是 還是RO比較好 不過都搞完了 不想搞RO了
總花費約3千
總花時間 很多
花的時間太多了 事前上網研究 腦中盤算 衡量預算 到之後決定安裝
真印證了 有錢花錢 沒錢花時間
但我是挑最便宜的買
原本是陶瓷濾心和中空絲膜在二選一
看在0.1UM的份上就選他了
網路上打中空絲膜有一堆 我買的濾心是500元一支 要配10吋濾殼
缺點好像是撐不久 所以我第二道才會加1UM PP
忘了提 陶瓷濾心和中空絲膜水壓要足
我中空絲膜裝下去 水流少了一大半
和第2道後的蓮蓬頭比應該剩不到3分之1出水量
陶瓷濾心可是比中空絲膜更需要水壓的
不過我家的水壓本身就不是很大
linxintw wrote:
看了你的配備,比較...(恕刪)
DIY三支(管)式可直接生飲的非RO逆滲透濾水器{廚下式}
他文章也可以透過GOOGLE搜尋來驗證他說的對嗎
至少我目前GOOGLE的都和他說的一樣
我也是看完大師的文章才組的濾水器
mdqwe wrote:
有相關資料可以看嗎...(恕刪)
糯粉腸 wrote:
我們家是直接用益之...(恕刪)
3M是所有濾心都是有NSF認證,不是用整機送認證,定義不同,再來要在美國銷售的濾心必須要NSF相關對應的認證,但是台灣販售的濾心會有NSF認證的都是有要銷往美國的才會花這個一項認證1.5萬美金,每年再2000美金,第六年要再重花1.5萬美金一直重覆;假設濾心的售價不高,會有足夠的利潤支付這麼高貴的認證嗎?而認證只是針對檢驗的項目通過標準,並不是代表可以包山包海的全部過濾。
水的過濾技術、設備知識要涉獵電子、機械、化學、物理等等,不是隨便一個花錢上一點販售教育課程就能學到皮毛,如果想賣好自己的產品,必須要對你的專業領域不停的補充、學習,才能把客戶合理的問題解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