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徑跟壓力還是有關係喔,學校都只有教一半,剩下另一半暗槓起來...配管工程上還有個名詞叫壓損,管徑大小,路徑上有幾個彎頭、三通、閥等等,都會影響到末端的壓力!沒有那麼理想,放越高壓力就越大...當然,不能排除樓主當初建造時,管路內有異物進入或是久了管壁卡一層水垢,這都是水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4分水管加大到 6分, 壓力不會加大, 但是水流量會加大2.25倍,簡單來說, 就是 耗2倍的水 來換 爽度.不過前提是, 你從 水塔 到 水龍頭, 原本 4分管 全部都要換 6分管才有用.若其中一個地方孔徑變小了, 就沒效了.
不可說 wrote:有關係,水管越大,...(恕刪) 你這叫強詞奪理,一般家中都是 20A的幹管,然後水龍頭或是其它的用水設備都是15A,最多是20A的幹管被無良水電工換成15A,想要買到15A以下的南亞PVC-O管,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以樓主的情況而言,若是獨棟自備不銹鋼水塔,最多管徑是40A,也許從底下排放口可以接到50A的管路,但是50A的管路對於水壓會有影響嗎?當然是有可能,因為管件壓損,可能是小於0.001MPa的誤差,那是人根本感覺不出來的差別。
mozxcv wrote:我是三樓的房子,就...(恕刪)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你的水電師傅不是半桶水那他會曉得使用管徑大轉中轉小的工法來應付一些需要水壓強度的場合,一般都是熱水供應管路部分,如此可減輕供水用水高度差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