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關於DIY淨水部分

1.建議直上20",才不用頻繁的清洗、更換濾芯(自己辦公室的使用經驗,每週都要清洗更換,實在累人).
2.建議使用三道式,例如20um(可考慮摺複式方便清洗)、5um、壓縮活性碳。
3.筒身透明好觀察,但平時不觀察時建議要"避光"(例如包鋁箔紙),以避免藻類滋生。

為了你一直都? wrote:
版主你好:
10"和20"差異在納汙量
就是撐比較久才需更換

大小胖則差異在流量
-小胖通常都4或6分接頭
-大胖則是1吋或更大接頭

通常洗手台下方的接頭都4分的
可參考3道
5 micron 摺疊PP> 1 micron PP> 活性碳
摺疊濾心可以重複沖洗使用
品質也要好好挑選,別為了省幾十元用到劣質的
甚至加裝紫外線燈管都可以喔!...(省略)



大哥您說的是這種濾芯嗎?(圖片出處:Y拍隨意一家店家轉載圖)



原來還有種濾芯,納入考量!
所以就是以我需求來講,只要選小胖4接頭+4分進出口便可達到我要的方便接是嘛?

至於我說的RO 99.99%是只針對一般居家自來水的水源為前提拉
再者一般民眾大多認為RO水便是接近純水的一種
以一般家庭來講,會這樣認知也是正常的(連我也是)
要是RO真有那麼神,那些受汙染的河川湖泊就靠RO慢慢濾就好啦!
大哥您說是吧?
所以真的要乾淨的水,其實我以是偏向建議裝RO會比較恰當,
至於其他機型一些功能,參考參考就好,不用太認真~
相信的總會相信,不相信打死就是不相信

----------------------------------------------------------分隔

redial wrote:


我也很好奇有什麼方法可以DIY,

魚缸用的那種圓通過濾不知道可否用在這裡?


哈!我也是養魚玩家~只是是業餘的
使用濾水設備來當魚缸濾水器有聽聞過
但考量到缸的需求,這樣可能會濾得太乾淨歐!!
水太乾淨魚可是會受不了
所以我打消念頭了XD

----------------------------------------------------------分隔

veryloveyou4842 wrote:
抱歉,您說的未達99%幾乎都是有機化合物,

附的文件中幾乎沒有地下水常見的危害重金屬砷、鎘、鉻


大哥您看得真仔細!!
我看到密密麻麻的我就先暫時略過了...

----------------------------------------------------------分隔

alexpan125 wrote:
1.建議直上20",才不用頻繁的清洗、更換濾芯(自己辦公室的使用經驗,每週都要清洗更換,實在累人).
2.建議使用三道式,例如20um(可考慮摺複式方便清洗)、5um、壓縮活性碳。
3.筒身透明好觀察,但平時不觀察時建議要"避光"(例如包鋁箔紙),以避免藻類滋生。


了解!也是跟樓上大哥們的意見雷同!
至於桶身透明的部分,我以決定要使用透明的
1.如同您說的好觀察
2.我安裝的地方無光害,所以不會有藻類滋生的問題

----------------------------------------------------------分隔

綜合以上大哥們的建議以及本人實際丈量
暫定使用20吋小胖好了,空間跟納汙量皆有考量!
如圖下:(老樣子小畫家..)



以上應該是不用什麼轉接頭之類的吧?
(目前詢問道白鐵放置架+3管透明濾殼+4分公的進出口價格約略為2500價格合理吧?)

另外個問題,
關於活性炭的部分,有分顆粒跟壓縮
兩個差異性在哪呢?
理論上來講壓縮得會比較乾淨是吧?

(感謝各位大哥撥時間回覆本文章)
我之前有看過一篇文章,我想這應該會是你"要"的東西,我自己覺得如果是針對地下水的話還不錯,自來水就效用不大,你可以去搜尋一下"直擊水電師傅的水管妙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kaochiyu wrote:
我之前有看過一篇文章...(簡略)


老大您提供的資訊還不賴
但是比照起施工難易度及時間上的成本
我還是會偏向目前大眾所要的過濾歐!
且材料成本也沒便宜到哪

最大差異性就是
他是資深老水電工
一眼便知要什麼需要那些材料
也因為是水電,所以成本還可以再壓低!

而我只是一般老百姓啊!
a2596667 wrote:
老大您提供的資訊還...(恕刪)



不才小弟的文章啦!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5&t=4322001&p=1



最左邊的第一道是最便宜的反沖 (50um) ,這個若是你的水質不好,強烈建議安裝,可以節省後面 pp 濾棉的費用!

而二道 20" 你要改成 10" 的大胖 也是可以啦! 目前我 2 道分別是 5um 和 1um 來過濾生活用水啦! 而飲用水那兒還有
丹頓 及 3m 再過濾一次!

另外你的濾杯會照到太陽嗎? 若是會請改成不透明的,要不然一定會長青苔的!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版主你好:
a2596667 wrote:
大哥您說的是這種濾芯嗎?

沒錯優!
如果水濁度很高,反洗式就建議要安裝喔
樓上大大有分享,建議看看

a2596667 wrote:
3管透明濾殼

此項須注意
1.光照,如樓上大大們提到的,小弟建議連"一點"光照都不要
2.透明濾殼記得是壓克力的,而不透明的是PP
壓克力容易摔破,小心操作

a2596667 wrote:
活性炭的部分,有分顆粒跟壓縮
兩個差異性在哪呢?
理論上來講壓縮得會比較乾淨是吧?

壓縮活性碳吸附量會更大
可以提高除臭等效果
市售還有
-PP+壓縮活性碳二合一濾心
-椰殼活性碳
-填充罐+自備活性碳或樹脂等
以上這幾種可以參考看看
另外PP棉挑選:
外軟內實,就是外層壓起來軟軟,但靠近中心則緊實

以上給個參考!

veryloveyou4842 wrote:
抱歉,您說的未達99%幾乎都是有機化合物,

附的文件中幾乎沒有地下水常見的危害重金屬砷、鎘、鉻

給您幾個方向
1.出水的TDS=0的機種還沒看過,而極少數的離子是礦物質? 重金屬? 要驗才知道
2.有些工廠,會以"離子交換"去除重金屬,並非RO強制過濾才行
3.有興趣Google "Reverse Osmosis Performance Data Sheet"
水處理只要是"99.99%" 或 ND 就算是樣本水中汙染物完全去除
4.NSF永遠只說"Reduction" 而非Eliminated/ Removed等字眼
(Sorry for wrong spelling.)

這就最後一次回大大您了,就如版大說的
"相信的總會相信,不相信打死就是不相信"

禮誠工作室 wrote:
不才小弟的文章啦!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5&t=4322001&p=1
(圖略)
最左邊的第一道是最便宜的反沖 (50um) ,這個若是你的水質不好,強烈建議安裝,可以節省後面 pp 濾棉的費用!

而二道 20" 你要改成 10" 的大胖 也是可以啦! 目前我 2 道分別是 5um 和 1um 來過濾生活用水啦! 而飲用水那兒還有
丹頓 及 3m 再過濾一次!

另外你的濾杯會照到太陽嗎? 若是會請改成不透明的,要不然一定會長青苔的!



了解!
您的文章太專業了,所以目前沒考慮這樣動工(小弟我技術沒道您這麼好)
但有機會這個家要這樣搞我會再度參考您的文章的!

--------------------------------------------------分隔

為了你一直都? wrote:
版主你好:沒錯優!...(簡略)



透明濾殼記得是壓克力的,而不透明的是PP,壓克力容易摔破(筆記)

目前暫定壓縮活性碳的材質好了
目前暫時這樣安排應該就已經達到我要的水了
就只剩味道,但不清楚味道會減到什麼程度就有待我實驗了!

--------------------------------------------------分隔

以上,多上一道反沖式我再去看看相關物品有沒有我要的!
謝謝各位幫忙,待一段時間材料齊全施工文絕對奉上供大家參考
相信我還是有少部分的家庭應該會類似像我這樣
一堆條件限制無法大動工的,也可以有小部分的乾淨水可以使用!
像我現在住的地方也只有地下水可用
但我的地下水抽上來幾乎沒有泥砂
因為我在進水塔前有裝一支5um的PP,但半年檢查一次都很乾淨

其實地下水,環保署都有在監控,可去查尋
http://wq.epa.gov.tw/Code/AdvSearch.aspx?Area=&PageID=5&Water=Gdwater
我這裡的地下水,只是Ca與Mn較高,水質硬(Ca),且水管內會黑(Mn)
所以飲用水我都用Brita過濾後煮開後飲用

這個網址自己查一下,你會對你的地下水會有更多認識

a2596667 wrote:
首先我先大概說明狀...(恕刪)
jenyunhuang wrote:
像我現在住的地方也只有地下水可用
但我的地下水抽上來幾乎沒有泥砂
因為我在進水塔前有裝一支5um的PP,但半年檢查一次都很乾淨

其實地下水,環保署都有在監控,可去查尋
http://wq.epa.gov.tw/Code/AdvSearch.aspx?Area=&PageID=5&Water=Gdwater
我這裡的地下水,只是Ca與Mn較高,水質硬(Ca),且水管內會黑(Mn)
所以飲用水我都用Brita過濾後煮開後飲用

這個網址自己查一下,你會對你的地下水會有更多認識


感謝大大提供有趣(?)的網頁
雖然有監控,但是環保局似乎沒有定期
所以我所查到的日期無規律
且距離住家也有段距離(最近監測點),及周遭對地下水影響差異頗大
所以僅能參考參考
至於水源及過濾後是否能達飲用水標準我會再親自拿去化驗
這樣是最妥當的!
查詢到的結果似乎跟您頗像
但是光靠裝一支5um的PP+Brita過濾後煮開後飲用很抱歉我還是不放心
原因是:
即使您煮開小滾15分好了,您不可能每次只煮你要的,
肯定是一次一大鍋供幾天內給大家喝,
誰能保證一大鍋放在那,一些菌就不會產生,外在影響因素太多了!

順帶一提,我們這邊的水濁度略高,所以您的方式我這邊無法採用
因為以我對水的認知,水的影響說大不大說小其實也不小,所以我才會對水略為要求!

離最近監測站的結果如下(僅供參考,不代表居住環境為此結果)

採樣日期2015/10/19 上午 10:55:00
水面至井口深度3.744 m
水溫28.3 ℃
導電度502 μmho/cm25℃
酸鹼值6.6 mg/L
總硬度215 mg/L
總溶解固體物344 mg/L
氯鹽10.6 mg/L
氨氮0.32 mg/L
硝酸鹽氮2.91 mg/L
硫酸鹽57.4 mg/L
總有機碳3.05 mg/L
砷0.0003 mg/L
鎘 鉻 <0.001 mg/L
銅0.001 mg/L
鉛 <0.003 mg/L
鋅0.004 mg/L
鐵0.016 mg/L
錳0.111 mg/L
汞 <0.0003 mg/L
鎳 <0.005 mg/L
總酚0.0556 mg/L
氟鹽0.16 mg/L
鈉29.2 mg/L
鉀5.53 mg/L
鈣60.6 mg/L
鎂13.7 mg/L
總鹼度186 mg/L
苯 甲苯 乙苯 二甲苯 naphthalene 四氯化碳 氯苯 氯仿 氯甲烷 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烯 順1-2—二氯乙烯 反1-2—二氯乙烯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氯乙烯 二氯甲烷 1-1-2—三氯乙烷 1,1,1—三氯乙烷 1,2-二氯苯 甲基第三丁基醚 皆為 <0.002 mg/L



為了你一直都? wrote:
版主你好:給您幾個方...(恕刪)



回應一下

1.出水的TDS=0的機種還沒看過,而極少數的離子是礦物質? 重金屬? 要驗才知道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

顧名思義是總溶解性固體物,一般是指無機鹽類,

對人體危害的重金屬如鋁、鉻、鎘、砷等(高價數)確實去除率一定高於鈉鹽鎂鹽等(低價數)

基本上對人體危害的重金屬基本上都是正3價陽離子以上,RO去除率無庸置疑

2.有些工廠,會以"離子交換"去除重金屬,並非RO強制過濾才行

確實,因為RO不可逆積垢問題無解,所以是以核子級陰陽離子交換樹酯純化純水

或是MF、UF等前處理與中空纖維絲RO膜搭配使用

3.有興趣Google "Reverse Osmosis Performance Data Sheet"
水處理只要是"99.99%" 或 ND 就算是樣本水中汙染物完全去除

確實,一般是以儀器最小偵測極限(N.D.),

測不到的劑量已經遠低於風險暴露劑量可不需考量

4.NSF永遠只說"Reduction" 而非Eliminated/ Romoved"更正(removed)"等字眼

因為RO是屬於廢水或飲用水應用,所以Romoved是有用在技術報告或期刊上

RO通常用去除(Removal)和通量(flux)作為評估指標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