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來硬碟、記憶卡盛行,大家隨隨便便竟能將卡帶、CD上的歌曲燒成MP3,然後貯存容量又快速發展,我自認為我能賺錢的時間消失了。
所以有構想,要趕緊實現,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不當第一位的話,只能賺生活費而已。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好用的東西人家要盜用,要借用,要抄襲... 還管發明人有沒有專利啊? :)
樓主會問這問題,我猜樓主一定沒有國際大公司的財力,請不起律師群打不起法律戰。當樓主拿到某專利了,有人擺明就是抄襲,樓主也告上法院,接著呢?對方反控樓主抄襲開始進行為期數年的法律大戰,樓主有多少錢可以請律師?當法律大戰結束時,市場是否已經被打爛,是否仿冒者比路邊野狗還多無法一一控告?
okok, 就算在台灣地區樓主獲勝,因為專利是屬地主義,我賭樓主沒有身家去全世界各國申請專利 (大陸、美國、日本、歐盟 走一趟下來會破百萬,還有每年的維護費用),那對方找這些地方繼續賣就好,就算工廠在你家隔壁,你也不能拿他怎樣。
一般的作法是這樣,成立公司,一人公司也可以,申請專利,用公司名義找有可能的大公司談,談之前請他們先簽下 NDA條款,之後才揭露給他們看,如果他們有興趣再來談授權,或賣專利,或這間公司賣了。
其實沒有上面講得那樣悲觀啦,如果專利內容很明確一看就知道原創性,打官司隨便都贏的,就看樓主有多少決心去維持自己的權益,但看看好神拖的例子,這真的不容易 :)
luzibin wrote:
我舉一個例子,我在...(恕刪)
因為跟印象不符, 所以特別去查一下資料.
MP3 在民國80年才剛開規格, 世界實際應用時已經是84年了, 進到台灣當年小弟印象很深刻是民國85年左右.
當時已經有百MB硬碟了, 比較好奇的是, 所謂燒進IC是指燒進ROM嗎? 民國85年的ROM 台灣買得到夠大消費 MB等級ROM應該很困難, 而且價格驚人. 常用的 ROM 都還在KB等級, 大一點一顆都要數百到數千元...
不好意思讓您夢醒, 互相交流.
建議你先查看看
自己想的東西是不是已經有人申請了
如果沒有
可以參考看看別人的專利公報
會放在這的都是已經申請通過了
其實專利沒想像中的難申請
難的是商品化(想得出來不一定做得出來)
luzibin wrote:
我舉一個例子,我在民國80年CD正盛行的時候,當時MP3也才剛萌芽,我就有一個構想,將歌燒進IC中,再也不用隨身聽(當時最流行的,就是手上有一台愛華的卡帶隨身聽,或新力的CD隨身聽),只要有一台小機器,將IC插上去就能聽歌了,如果我的構想能實現,我大概有5年可以賺錢吧。
但後來硬碟、記憶卡盛行,大家隨隨便便竟能將卡帶、CD上的歌曲燒成MP3,然後貯存容量又快速發展,我自認為我能賺錢的時間消失了。
所以有構想,要趕緊實現,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不當第一位的話,只能賺生活費而已。
這個我有想過。
就是以前音樂盒裡的音樂就那幾首(就是少女的祈禱之類的),而且選好買了就固定,還不可換音樂。
我想說可以透過USB傳MP3到音樂盒裡,或自製音樂或是一段親密對話(像是N年後給某人的時光錄音之類的),變成獨一無二的音樂盒再送人,裡面只要一首歌的記憶體大小就夠了,4MB/8MB之類的,不過跟人人手上一支可放(網路)無限多首的手機來比,意義似乎不大就是了,只是成本比較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