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verlau2002 wrote:
會比較簡單會比較簡...(恕刪)
這樣的作法有可能左邊水塔的水無法完全用到,容易滋生細菌,一定要兩桶的水優要能用到比較好(這是我的猜測)。
浮球開關補水點不長,只要水桶水位低一些些,就開始補水,所以我的猜測,左邊的水桶,90%都是死水。右邊水桶因為有補水的擾流,也有出水的擾流,所以整桶水比較活化。
我的建議是A桶水裝進水口,A桶與B桶底下連通,B桶裝出水孔與加壓馬達。不過一個兩噸桶很大了,還裝兩個,不知為何要用那麼多水?我家一家四口,一天大約用半噸的自來水(我每周有紀錄用水,一周大約3噸水,當然每個人的用水量不太一樣,但台灣平均值每人每天大約200~250公升)。
另外一個建議,樓地板的荷重要考慮,一般越高的樓層,樓地板賀種會較少,兩個兩噸桶裝滿水,大約有4噸重。地震、颱風都要詳加考量。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