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我疑問的是我家的室內設計師,
他本身也兼差工業設計,認識家具製造商。
有些專業作業流程部分,因時間過久記憶可能不是很正確,還請包涵。
他說,問題出在對方調漆的比例!
油漆要上在家具上需要加入調薄劑稀釋,問題就出在調薄劑上。
判斷可能是:
1.貪快,調成較容易乾的比例。
2.調薄劑與之前使用的不同,這批成本較低廉內容物穩定性較差。
調薄劑的比例和內容除了會影響到乾的速度之外,
對塑化劑的反應也會因此不同,
較差的調薄劑碰上塑化劑就容易"相溶",
因此不只是橡皮擦
(所有橡皮擦都一定含有塑化劑只是量不同,這是我去電消基會問出來的)、
只要是外表含塑化劑的物品放在這樣的油漆上都會把油漆溶出。
回到這家家具商。
一開始我把問題提出時她們還不願意負責,
直說是我們使用的問題,
(第一次聽到把橡皮擦放在餐桌上溶出油漆問題出在我們不該在餐桌上放橡皮擦!! 傻眼)
後來搬出消基會對方態度才稍微軟化,
願意再度幫我們把餐桌送回重新油漆。
重新上漆後的餐桌回到我家後目前已使用了過半年,
相溶問題還是有!!只是比較沒之前那麼嚴重,
大概就是,之前橡皮擦放幾小時就會溶出油漆,現在要放好幾天然後溶出的量比較少這樣。
我私心認為對方上漆那部份一定做了更改(改師傅、改油漆或調薄劑品牌、改上漆的店家...之類)
才致使第一批家具和第二批第三批油漆質感差別如此大。
附上上網查到更專業的解說: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3082002370
又,推一下消基會化學部門專業人士,
一再糾正我:這種現象叫"相溶"、不是"溶解"!

以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