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纖維混凝土

建築虫 wrote:
呃!身為建築業界人士,我必需得說明一下
纖維混凝土種類非常的多,廣義的定義是在一定比例內加入各類纖維以提供不同功能性的混凝土
它和「漏水」可以說幾乎沒有直接的關連性,而且造價比起一般混凝土高出許多(恕刪)


漏水當然有很大關係阿...當然,建築物的結構長時間下來多少會有擠壓變形,但是新建物呢?
時間才過多久就會漏水,總不會都是水管管線破了吧?不論是內行還是外行,直覺反應應該是裂縫從那裡來?怎麼來的?在綜合看所有問題後,答案還是一樣阿:混凝土(水泥)的問題!


價格問題?

如果你不清楚報價,我可以PM跟你說!不論是鋼纖維、PP纖維、耐鹼玻璃纖維,平均每公斤的報價,沒有一項超過400元,尤其是PP纖維跟耐鹼玻璃纖維,1立方米的混凝土不用加到1Kg就已經達到3000psi!一般工程應該是有足夠強度了...(當然,實驗室數據人人會做,現場人工做出來的多少有誤差啦!施工品質!)

目前,日本旭硝子跟電氣硝子更是打算把主力玻璃市場從面板界移到建築用!未來市場價大概只會越來越便宜吧!當然,施工不是只看單一材料,但是我相信成本真的不會高出許多...


話說回來,台灣工程我也相信對目前傳統材料的使用觀念都很正確,問題尤其在養護方面則是最欠安。品質無法顧好自然會大打折扣。但是施工態度真的不是你我他能控制的。而我真正想強調的還是在纖維混凝土。

恩、我先前的發文被刪了、不知道是否有人知道玻璃纖維網的使用?

去年311,我人剛好在日本建材展,無論各國氣候如何不同,節約能源是所有國家都在努力的。國內曾經一度領先過日本,搶先使用EIFS外牆節能保溫系統。但是國內真的有用這種技術的有很多人嗎?連推廣的店家有沒有10間都不知道。那一年,展場有推廣的就超過20間了!因為日本核電現在也少一間阿...能不重視能源問題嗎?看一下台灣:你身邊有人清楚這是做什麼的嗎?直覺都會說氣候不同啦...台灣不適合!

但是,鄰近的韓國、大陸、日本都在用了!甚至韓國都用超過30年了!別懷疑!玻璃纖維網真的問世有那麼久了!

而新一代的纖維混凝土運用,就是取代玻璃纖維網的使用,因為可以多方面的立體結構強化,比單純“面的強化”有進一步的作用外,在施工上也更方便。一種是人工貼網,一種是可以用噴凝土直接噴噴就下一步,可以想像省多少工了吧!

台灣....加加油吧!
split0307 wrote:
在綜合看所有問題後,答案還是一樣阿:混凝土(水泥)的問題!...(恕刪)

我可以大膽假設你是賣建材的嗎?
這個結論,是建築師的,都不會說出口,因為不合邏輯
這事工會、我們同業之間都有持續研究
說白點,觀念錯誤的根本考不上建築師
材料本身不是絕對的,用高強度混凝土還得怕火災爆裂
的確,近年來纖維混凝土是有多用的傾向,但不是為了防漏,真的別誤導其它人


另外,漏水跟「擠壓變形」關係不大(或是說在結構變形裡根本沒有這個詞)
會不會漏,在蓋房子的一個月內就能決定,主要是工法還有養護的問題
這個才是營建的根本,也是最花錢的

我也明白,國外的建材展當然會看到很多建材,不然為何要叫建材展
如果是工法展,展的就是工法,我們談的其實也是工法

說俗氣點,就是一樣的高品質日本GK模型,有人組立上色後跟精品一樣,有人卻一般般
再說白一點
規範中大部份是3成水泥砂漿,7成骨材
就算用了纖維混凝土,在灌漿時加太多水(水灰比變高)接著就會
水泥體積變小/泌水現象/水泥乾縮量變大/
水泥體積變小則產生水泥抗壓強度降低的問題
泌水產生白華、冷縫、樓版厚度減少的問題
水泥乾縮量變大則產生構體內裂縫,進而引發毛細現象而漏水
這是灌漿時就決定的建築物的命運
光是一個灌漿的動作就決定的建築物未來會不會喝水的命運
但就是有營造廠用第一類水泥也能蓋出好房子

我不清楚為何你會把玻璃纖維網與纖維混凝土合在一起談
他們在台灣也很常用,或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又或許台灣太多中小營造廠造成你的錯覺
纖維混凝土種類非常的多,有加鋼纖、玻璃纖維、碳纖等等
主要的功能是提升強度、抗磨、韌性與抑制乾縮和降低潛變
這些功能,只要一個失敗的工法過程,它就會消失......
也就是全世界為何建材推廣遠遠無法改變發展已有百年之久的混凝土工法
不然,我們也能選優生水泥,纖維混凝土能的,它大多能做到!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完全認同建築虫大所說的,混凝土所做的建物是否會漏水和它所使用的工法與養護時間有絕對的關係。

養護時間足夠的話,混凝土本身是會具有良好的水密性與較少的孔隙結構,當然就會具有高人一等的防水能力。因為水泥本身就是防水的。

現今為了縮短養護所需工時,常另行添加許多化學的藥劑,此舉反而破壞混凝土的結構。

以C-S-H來說好了,C是水泥,S是砂而H是水,也就是說按此方程式,水泥是本來就要加水使用才能發揮最大功效的。所以在美國有所謂的1:2:4或1:3:6的最佳比例出現。但現今為了縮短養護工時與提高強度,有所謂的減水劑等化學藥劑,利用將水量減少的作法,來增強水泥的強度。這就是從根本的破壞此方程式的平衡,無怪乎最終的建案一推出,混凝土在進行乾縮與潛變的過程中,愈發嚴重,讓裂縫與孔隙皆大幅增加。

最終就是造成房子滲、漏水事件頻傳。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提供做為分享

split0307 wrote:
話說回來,台灣工程我也相信對目前傳統材料的使用觀念都很正確,問題尤其在養護方面則是最欠安。品質無法顧好自然會大打折扣。(恕刪)



建築虫、jeffyuan19840420都說很對阿!我也沒有要站在持相反意見那邊!我也很認同養護工作的重要。

而纖維混凝土這種對建築業已經不是很新的東西,在一般民眾眼中,這還是很新的觀念。至少我從知道到現在也不過半年多!信不信由你...

關於你們文中提到的水灰比、減水劑、甚至是優生水泥,我可以跟你說,這個跟纖維混凝土完全沒有衝突。
建築師在設計時候,自己會先判斷這個建材是可以用還是不能用吧?不能用一定直接從設計中退掉。
水灰比多少,在沒有嚴格的監工單位監督下,現場能變的太多...這個也是施工者自己才知道正確的!有沒有現場改變這個真的很難說...減水劑、速凝劑這些東西也是理由同上...
至於優生水泥,他的原理不也是針對混凝土的一些缺失,增添一些東西在裡面;那麼同樣的道理,纖維混凝土也是在裡面增加纖維阿...不懂你反對的原因?

我本來就不是做建築的,只是純分享罷了、今天有別人跳出來說"優生混凝土很好,希望大家能支持"
我也一樣會看看那是什麼...畢竟花錢是大爺。買個房要存多久...我能不謹慎選一下品質好一點的嗎?
假如纖維混凝土,有依照他設計出來的做法按部就班做的話,我相信他是能避免建築虫提到的:
建築虫 wrote:
水泥乾縮量變大則產生構體內裂縫,進而引發毛細現象而漏水
這是灌漿時就決定的建築物的命運恕刪)



現在網路很發達、你可以自己google一下、線上報價結果就是這樣阿!只是我上篇文章提到一些店家、直接被回收而已...
試問那個賣建材的那麼沒常識...會直接報價!讓建商沒得賺?
就材料市場價格來說,我只能說價格就是這樣...當然,我自己有提到,施工不能只看單一材料,只是現在蓋的房子品質也沒特別好、為什麼還能賣這麼貴...很多東西都可以成本透明化...該貴該便宜,該怎樣就怎樣,假如沒有那個品質,請別跟消費者收那麼多。
split0307 wrote:
建築虫、jeffyu...(恕刪)


我也沒有說纖維混凝土不好
一開始我只是問了為何提這個
後來你提到漏水
所以我提到漏水與纖維混凝土無直接關係

分享知識當然可行,而且相當歡迎(這種人愈來愈少了)

但我覺得盡可能不要太危言聳聽或是太武斷
我們不是記者,不需要標題殺人,也沒有閱讀率的問題(除非閱讀率對執筆的人很重要)
或許請您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的文章
是否有讓人覺得自己買到第一類水泥做的房子是不好的、可能會漏水的、落後的
甚至是讓人覺得纖維混凝土能治防水的觀點
所以,我才針對漏水與纖維混凝土的關係討論和解釋
並且寫下數次「材料與漏水沒有絕對關係」的文字

另外在我與其它同學的公司裡,遇到使用纖維混凝土的案例並不少
主要還是要遇到好的、懂得價值而非價格的建商或是自建戶
不然,連最簡單的第一類水泥都會失敗
再反過來說,如果承包商使用第一類水泥就能做得很棒
為何要增加工程款的1成來替換為纖維混凝土??


在下並未反對您的言論!只是一再重申,漏水與纖維混凝土沒有直接關係
一直悍衛漏水與纖維混凝土的關連性,會誤導大家


而且價格的部份其實落差很大
鋼纖、玻纖、碳纖,光這三種價格就相異甚多,尤其是碳纖!
所以很難以「纖維混凝土」一言以蔽之

您的宣導立意很好,我能接受,也加分以感謝
只是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一些正確的知識,而不是光靠纖維混凝土
以上報告


附註:剛又看了您前二字文
用噴的是什麼纖維混凝土???您第一樓的照片裡提供的是用灌漿的!怎麼會提到噴塗??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嗯、謝謝指教啦...希望你們能早點確定裂縫的問題以及找到解決的好辦法!
漏水問題真的很多...我會注意到這個是因為我叔叔家旁邊重蓋大樓,然後房屋傾斜,目前還在官司中!
因為有去問結構技師一些問題,我提到的擠壓變形就是那邊的解釋。有些專業術語搞錯請諒解。

希望你們這樣用心的人多一些,因為我對建築本身也不是很了解,我只知道一般你們建築體系的人不多說一些的話,比我晚知道這類不是很新的特殊建材更是一知半解。也許你們只要多分享給你們身邊的朋友,相信之後有要自建房屋的人,能有更好的選擇自己要的東西。

其實玻璃纖維的發展應該是最該被國內接受的,因為國外的運用及發展是真的一直在進步。你提到的就是國外比較新的運用範圍!!有pm給你啦

碳纖可能沒辦法大量導入....我知道的是國內只能拿到少量,因為他用在某方面會很敏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