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水塔型濾水器配置問題請教


steven88 wrote:
現有的水塔是一樓有1...(恕刪)



一樓在自來水進一樓1噸的水塔前安裝藍瓶+隔離泥沙的濾心

>>因為我不是很了解你所說的產品,不過照你的說法推測,你所位的藍瓶應該是活性碳一類的吸附裝置.
你朋友說的沒錯,活性碳不建議在這地方裝設.


三樓的在水塔後, 加壓馬達前裝 藍瓶+3代黃瓶的濾心

>>我建議裝設在加壓馬達出口.只要定時更換,壓力不會是問題,並且可以保護馬達!
在安裝上,於過濾器進水與出水管的兩端加裝可拆卸的由韌,架設在可切換閥門的旁通管上.如此一來易於進行更換

1. 這樣配置ok嗎?
(因為整個預算嚴重超支, 加上有朋友認識廠商才想先買便宜的濾博士, 用個2-3年再來換好一點的)

2.再問個問題, 看很多前輩說在近水塔前把氯都過濾掉, 水塔容易生青苔跟細菌, 但我朋友說你水塔是不 鏽鋼的, 也就是不是透明的, 太陽不會直接照射到水, 所以應該不會長青苔. 兩個說法好想都很有理, 到底哪個正確呢?

>>微生物的問題不僅只有青苔!另外還有黴菌等的問題.
氯的強氧化性經過了你家一樓的蓄水池的暫存,到樓上的水塔也應沒有多少殺菌的效能了!
問題不再於三樓的水塔,而是一樓的蓄水池.將除氯裝置裝在一樓蓄水池的進水點,一樓的微生物問題會更容易失控,導致往樓上的送水也會有一樣的問題!並且對設備來講,吸附的效能會消耗太大,實在是個浪費!

3.水裡的石灰(不知道是不是這麼說), 是會在哪一到去除掉, 發現現在還沒安裝過濾器, 水龍頭上的的水漬好嚴重~~
你說的應該指的是硬度的去除,這裡軟化裝置應該裝在三樓的出水!如果你是因為水垢太多而想進行水質的軟化,那其實也沒有必要將全部的水來過軟水樹脂!採用旁濾的方式可以更節省點!

板主你家的水塔系統跟我家的很像,給你參考一下我家的作法:
1.自來水廠-->自家1F-->濾博士(仿)+大胖PP濾芯-->1F水塔-->抽水馬達
2.1F抽水馬達-->5F水塔-->恆壓穩壓式加壓馬達-->濾博士(真品)+濾芯(真品)-->各樓層及冷熱水管
3.(廚房飲洗碗盤,洗菜及用水部分)5F水塔-->濾博士(真品)-->3管式過濾器(1um pp濾芯+無鈉軟水濾芯+椰殼活性炭濾芯)-->愛惠浦H104濾芯-->水龍頭

記住要安裝前先將所有水塔洗乾淨先,1F前的過濾器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濾掉自來水公司到你家這段管路上的泥沙(無敵多),管路鏽斑(也很多)(台灣自來水是很ok的,問題反而是在到用戶端的水管上,多年未替換+茶被挖破,水管內髒得很),你用正品的濾博士及濾芯,消耗量會非常大,很浪費錢,建議用一般的大胖即可;而樓頂水塔後用濾博士真品(及濾芯),是替你把關水塔出水後的水質品質,至於會飲用及洗菜洗水果的,建議還是要張裝專用的愛惠浦濾芯或是RO

這樣子以後,大概每3個月換一次1F水塔前那個大胖PP濾芯即可(換的時候不要被嚇到,粉恐怖),頂樓水塔後那個最貴的濾博士濾芯,每6~9個月換一次即可(我都6個月換一次,還是很乾淨,最近考慮改成9個月換一次),1F廚房的濾芯,因為大部分雜質都在水塔端都濾過了,所以這前3支我也都6個月跟濾博士濾芯一起換,至於最後一道愛惠浦濾芯,大概都一年~一年半才換一次

而且這樣子做,你會發現以前每半年要洗一次的水塔(每半年水塔底端就一層厚厚的泥沙),變成每一年才洗一次,要去洗時還發現水塔底端幾乎看不到泥沙,乾淨的很呢!

參考一下吧!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想請問一下, 單純只想濾泥沙 :

(1) 自來水--> 揚水馬達(1F) --> 大胖20"(兩支)1F --> 水塔(頂樓)-->

(2) 自來水--> 大胖20"(兩支)1F --> 揚水馬達(1F)--> 水塔(頂樓)-->

(1) or (2) 比較適合呢??

另請問想裝兩支其中一支在前面是透明管可以監測濾棉情況供更換參考, 有何利弊嗎?

進出口處又有分 1 吋, 6 分 ... 等, 有何差別?

請問是否有推荐台南的店家? 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資料言論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本人對使用本文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steven88 wrote:
現有的水塔是一樓有1...(恕刪)




換個想法

不過看你要求很高

不管水源前後頭的乾淨
經過
自來水廠
大馬路管線
到家裡水塔
到家裡管線

在水源最終後頭加裝好一點的濾水器
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最後要再問一下一個問題~~就是要確定~~

現在不管哪牌子的水塔過濾器(已經買好了)
一樓的就是確定裝在自來水-->過濾器-->一樓沈澱水塔

現在有問題的就是三樓, 到底要裝在加壓馬達前 還是 加壓馬達後


謝謝
steven88 wrote:
最後要再問一下一個問題~~就是要確定~~

現在不管哪牌子的水塔過濾器(已經買好了)
一樓的就是確定裝在自來水-->過濾器-->一樓沈澱水塔

現在有問題的就是三樓, 到底要裝在加壓馬達前 還是 加壓馬達後


謝謝...(恕刪)

加壓馬達後,理由有二:
1.怕水壓不夠,加了全戶過濾後,能流過去的水量更少甚至阻塞!
2.您一樓已經安裝了一個,3F水塔大概一年洗一次都很乾淨,3F的沒必要裝水塔前

另外,強烈建議你於食用水前,還是要裝個愛惠浦之類的飲用水過濾器!

參考一下吧!
豐島 wrote:
加壓馬達後,理由有二...(恕刪)


豐島大你好.
所以你是建議我裝在加壓馬達後面嗎?

所以你的建議是

自來水-->濾水器-->一樓沈澱水塔-->抽水馬達-->三樓水塔-->加壓馬達-->濾水器-->住家水管

這樣不會造成爆管(有人說)或是水壓變得的更小嗎?


原先我是想要

三樓水塔-->濾水器-->加壓馬達-->住家水管

------------------------------------
廚房以有RO逆滲透


謝謝
steven88 wrote:
自來水-->濾水器-->一樓沈澱水塔-->抽水馬達-->三樓水塔-->加壓馬達-->濾水器-->住家水管(恕刪)


BINGO! 我家也是這樣裝的! 當初我也是在網路上搜尋作過比較的!

水塔濾水器我是與熱水器+水塔同一個廠商裝的...是裝 "鴻茂水安芯" 因為它只有這種的

自來水->B1F濾水器(PP棉質濾心)->B1F沉澱水塔0.5頓->B1F 和川牌1/2HP齒輪泵浦(叫作:揚水馬達,抽水馬達 都可以)->5F屋頂水塔1.5頓*2個串接->加壓馬達 大井TQ400 1/2HP->5F屋頂濾水器(活性碳濾心)->各樓水管

PS:要喝的水有另外再過濾的水器,我是用 樂智LUX濾水器(這個早就用很多年了,搬家後也一直沿用)+煮沸過 再拿來喝

其實 "鴻茂水安芯" 在我看來就是10吋大胖濾水器,因為濾心 2者都是相通用的(也可說是 相同的)
不過鴻茂水安芯的濾殼都只有藍色的,但是厚度比較厚比較重(跟10吋大胖濾殼相比)

建議: 依照我失誤的4個地方來建議後面的新安裝者
01.若安裝空間許可,直接裝20吋的大胖濾心,撐較久時間(換濾心時間可加長)這是我失誤之1
02.樓下的接自來水的濾水器 濾殼要用透明的...濾心髒污程度才能馬上判別更換週期!這是我失誤之2
不過前提是這個透明濾殼要裝屋內或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才能避免長青苔)
我當初裝好後,B1F的濾殼我也想換透明的,直接網拍買來10吋大胖透明濾殼想要無痛直換濾殼
結果透明濾殼與相鎖的黑色上部濾殼蓋 螺牙不符!! 無法轉緊!會漏水!!
想要透明濾殼 要整組濾殼(黑色上蓋+透明下殼)+水管接頭 重新安裝....最後放棄 還是用原來藍色殼
03.濾水器要裝有"旁通管路",當濾心阻塞 或 來不及(或很久才要換)換濾心時,打開旁通讓水不經過濾水器
真正的旁通管路要有3個手動關水閥門才有用....不是只有2個閥門...我的廠商他只裝2個閥門
這是我失誤之3
04.濾水器接1英吋進出口,管徑大水量也大...鴻茂水安心只有接3/4英吋的1種這是我失誤之4

PS:以上雖失誤了,但是我還是這樣正常使用中,也沒有出現啥問題!!

正旁通(3閥門)...這是我鄰居的


類似旁通80%(2閥門)...這是我的
B1F

5F屋頂

yuchang59 wrote:
BINGO! 我家也...(恕刪)


朋友謝謝你~~還附圖,讓我更清楚 了解~~萬分感謝歐~~
感謝 Chang 大大!

不過今天去敗大胖 20" 的兩支, 老闆娘跟我說要

自來水--> 揚水馬達(1F) --> 大胖20"(兩支)1F --> 水塔(頂樓)-->


不知道兩種的利弊??

yuchang59 wrote:
BINGO! 我家也...(恕刪)
免責聲明:本文資料言論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本人對使用本文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