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隔熱效果大解密--居家版

感謝這位大大發表個人對居家隔熱的見解,果然01上面的魔人真多,我們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台灣加油!

結論
綜合各方專家的經驗,有關窗戶隔熱有幾個數據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
 透光率: 當然這就比較見仁見智啦,一般人可接受的可見光透過率約在50%-70%
 紫外線: 無形殺手,越低越好啦
 紅外線: 陽光裡的熱有47% 是紅外線,最好通通都不要咧。

不過上述是單純太陽光的部分,如果你是內行的就會看以下幾項數據!

 可見光反射率: 根據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第三百零八條之一,建築物外牆、窗戶與屋頂所設之玻璃對戶外之可見光反射率不得大於○‧二五。
 太陽熱能透過率: 透過的部分應該是要越低越好啦,不過要完全擋掉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全球頂尖的節能玻璃都不會超過 30%
 太陽熱能反射率: 這就有關隔熱的know-how啦,一般來說高透明不一定可以反射熱能,真正厲害的產品是,高透明,低反光,熱能高反射。市場上的前檔頂級隔熱紙品牌都擁有這樣的技術。
 U-Value 熱貫流率: Thermal control (熱流的控制)
在熱帶地區:
U 値即,一般標準須在 U 値 <3.42w/m2‧k 。
在寒帶地區:
一般標準在 1.7~2.0w/m2‧k 之間,愈低愈好。
貼隔熱紙或是單體玻璃想都不用想啦,因為這是結構的問題,也就是說要複層玻璃才達的到喔!
 SC (Shading Coefficient)遮蔽係數: 就是指solar control (輻射熱的控制比例),一般標準須在 SC<0.48 才合乎要求,面對西曬面在 SC<0.42 則較為合適。P.S. 如0.42就是代表42%的輻射熱會進來到室內。

哇屋! 真的是有給他發揮愛因斯坦的精神,不禁想給自己100個讚。
說真的寫完這一系列的開箱文,還被我們教授噹,自己的研究都沒有這麼用功。


真的是希望各位小惡魔們可以受用,它不一定完全正確,但絕對可以為你現在或未來的家帶來一些幫助,再次感謝學校的教授及一天到晚被我煩的要死的傑克。




這篇超有營養~~ 雖然對我們這些外行人來說有撐太飽的感覺...
謝謝二位大大的知識奉獻~ 01最棒的地方就是神人魔王特別多啊~~

這也讓我聯想到在維基百科網頁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是維基基金會的程計員寫的,其實就是勸募文啦~~ 小弟不是來勸募啦,不要誤解鎖文吔~ 只是看完後很有感觸而已,二話不說給它捐下去....

轉貼在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下。01上也可以看到很多有種精神的人....
------------------
來自於維基媒體基金會 程式設計師 Brandon Harris 的呼籲:

我覺得自己當下的經歷可以寫進我墓志銘的第一行。
我不認為在我的人生中,會有任何事情比在維基百科所做的更有價值。我們不僅是在編纂一套百科全書,我們也努力讓人們得到暢談的自由。當我們獲取這些知識,我們就成為更完美的人。我們體會到這世界比我們自己要廣闊得多,並薰染上寬容和理解的精神。
維基百科是世界上第五大網站,而我所任職的小型非牟利組織維持著維基百科的存活。為了不犧牲獨立性,我們不經營廣告。這個網站現在不是,並永遠不會是,任何一方的宣傳工具。
讀者的捐款使我們的工作能夠實現。你會否願意捐出 $5 、 €10 、¥1000 或任何你負擔得起的數目,來幫忙守護維基百科呢?
我在維基媒體基金會工作,因為我心靈的每一部份都在訴說這是正確的事。我曾在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工作,製造劣質產品,詐取無知的孩子們金錢。每天下班我都會沮喪的回家。
或許你不知道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職員其實相當少。世界十大網站中,大部分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手和龐大的資金。但是,他們所生產的遠比不上微薄的我們默默耕耘的一小部份。
當你捐贈給維基百科,你也在為全世界提供免費知識財富。你不只為你的子孫留下一份遺產,更是豐富了每個可以接觸這寶藏的人。你要堅信,有一天每一個人也將如此。
謝謝,
維基媒體基金會 程式設計師
Brandon Harris
--------------------
看到後去捐款敗金的大大不要怪我啊~~
讚! 我很欣賞你的研究精神 我也沒要戰你的意思
我只是對一些只會拿數據賣產品的業務員很……….
很多都會直接用 反射率來作為隔熱率
你問一問賣隔熱紙的
遮蔽係數 反射率 透過率 吸收率
隔熱率如何計算
熱透量如何計算
隔熱紙與玻璃 光學性不同 方向不同效果會有甚麼不同
雖說建築跟車用差不多 細分之後還是有差別
你在問問長時間在外奔跑曬太陽適合用甚麼隔熱紙
有些人車子可能接小孩上下班用 曬太陽頂多半小時
這些人適合用甚麼隔熱紙
U-Value熱傳導係數又分為夏天白天 冬天夜間
你問10個有9個不懂 只會念數據賣產品
再幫妳補充一下
真正厲害的產品是,高透明,低反光,熱能高反射 以外
還要作到低放射性 低放射性也是隔熱一項重要指標
大大!!

我家也想要貼隔熱紙!
透光率我不在乎,
我只要越反光越好!!
最好想像鏡子!!

不知大大知不知道何處可以購買"整卷"或是"半卷"的隔熱紙??
我至少需要15米以上...

因為我要DIY
而且很多片窗戶!!

俠孤 wrote:
因為我要DIY 而且很多片窗戶!!...(恕刪)


那我建議你直接換鏡子 費用會比你貼隔熱紙便宜很多
大大實在是太聰明了喔!
其實您應該建議我
把窗子拆掉
直接換水泥牆吧!!

俠孤 wrote:
我家也想要貼隔熱紙!
透光率我不在乎,
我只要越反光越好!!
最好想像鏡子!!(恕刪)



真的是直接裝鏡子好了...
而且反光率高的話,晚上就會像動物園的夜行館了!外面的人都可以看透屋內!
但是裡面卻看不到外面....

而且聽朋友說,有的人會認為窗戶像鏡子,會影響風水!

大大可以先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 隔熱紙分析
第一張照片就讓敝人對您的測試內容產生很大的疑問。

先聲明小弟並非隔熱方面材質的專家,

也非欲挑戰開板大費心撰文的內容,

只是對於您測試的方法,覺得有些疑問,故請不吝示教。

您量測玻璃材質物品,使用光學式的測溫儀器

敝人覺得測試的數據會有令人質疑的空間。

據敝人的使用經驗,在不同的距離、不同的使用環境溫濕度調件下

還有探測點所在位置是平光、反光、透光的部位,

常常會有讓人瞠目結舌的差異出現。

即便是在相同的距離、使用環境下測量不同厚度、透光度的玻璃材質,

敝人認為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誤差產生。

一般實務上,不需要量測精準溫度的需求下,

需要對反光面或透光材質以光學式儀器量測溫度時,

我們會用麥克筆將量測點塗黑,雖然等同於多了一個塗膜,

會影響溫度的傳遞與量測的精準度,但是誤差不會太大。

如果能用接觸式的感測器(如熱耦線),相信在量測數據上一定會有更好的說服力。


Tony wrote:
探測點所在位置是平光、反光、透光的部位,

常常會有讓人瞠目結舌的差異出現。...(恕刪)


Tony大 說得沒錯喔!
所以當初測量時,所有的測試樣本都是固定位置,角度及量測點,就是要避免這些干擾因素影響其測試的結果。
也因此所有的測試樣本所測量的測量點都是相對於熱源的固定位置。

當然
      實驗一定有誤差,測試結果有高有低,參考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