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空地混凝土澆置完成後,多少後能澆水養護?

想不到連養護的學問也這麼深.....
今天早上九點已經去灑水了 空地上的混凝土基本上看起來是都沒有龜裂

日本人真的是很專業跟細心

如果有脫皮或起砂的情形,大都多久後會產生這情形呢?
Bme wrote:
其實澆水都會對混泥土表面造成傷害的,所以最好的做法應該是要用覆蓋物蓋起來。
這點在flycode大提醒的養護規則中也有講明了,所以除非真的是像小弟家一樣的窮人,
不然還是建議多花一點錢買一點覆蓋物來養護吧。..(恕刪)

也沒規定只能用覆蓋的方式養護,液膜養護劑、滯水法、不斷灑水法都可以...
澆水頂多傷表面,但一般表面是舖軟底磁磚或再做粉光就好了!
第一天整天都把水開著讓他灑[放流]。你的方法應該是類似第二項的澆水法

滯水法應該是最好的方法,才會放在第一項,但要先"築堤"且只能做水平的地面。
事先沒築堤就不能用滯水法了,就只能用灑或覆蓋的方法。
總之,讓水泥保濕,水份不要揮發太快,散熱才平均,才比較不會有裂縫。

3.1.2 水及覆蓋物
除使用液膜養護劑外,可使用下列養護方法:
(1)水平之混凝土表面應採用滯水法,使其在規定之養護期間內保持浸於水中。
(2)養護期間之最初24小時內,使用噴霧器於混凝土表面連續噴霧,應使水呈霧狀,不可形成水流,亦不得直接以水霧加壓於混凝土面。混凝土面不得形成水流或沖刷現象,以免造成剝損。
(3)混凝土表面以覆蓋材料如麻布、蓆、布、PVC布及細砂等完全覆蓋。覆蓋材料應直接舖蓋於混凝土表面上,並隨時保持濕潤。
(4)依上述規定,混凝土表面經噴灑水霧達18小時以上之後,應以完好無破損之覆蓋材料完全蓋住混凝土表面,並予以固定妥當。
(5)養護期間不得損害覆蓋材料、防水養護布或混凝土表面。


賣水泥的國產實業的網站,有提到各種養護方法的優缺點:
http://www.gdc.com.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7

混凝土養護方式
①.濕治養護法(Moist Curing):
i. 滯水法:澆注整平時,刻意在混凝土面四周築堤滯水
優點:
■ 可有效控制塑性收縮及乾燥收縮龜裂的產生
■ 當混凝土已明顯龜裂時,蓄水亦可有效控制龜裂繼續惡化
■ 對加強混凝土之水化作用,促進強度發展有絕對的效果
缺點:
1易影響後續模版之組立
2此法需要較大量的人工,不適於小型工程


ii. 澆水法:澆置完成後,以連續或間歇灑水於混凝土表面
優點:
■ 提供混凝土水化作用所需要的水分
■ 降低混凝土因水化作用產生水合熱之溫度
■ 防止水分快速蒸發而散失
缺點:
1 必須派人現場看守,隨時視狀況灑水
2 須經常保持混凝土表面潤濕狀態,否則乾濕交替會使混 凝土發生更多的裂紋


iii. 覆蓋法:利用覆蓋物保持濕潤而使混凝土表面凝結延遲
優點:
■ 可抑制塑性收縮及乾燥收縮龜裂的持續惡化
■ 可有效控制龜裂的發生
缺點:
1 加蓋作業不易,且易干擾後續整平施工
2 施工後混凝土表面較粗糙且容易受污染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原來如此阿,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學問阿,真是受教,

感謝flycode大還有es_mato大,不厭其煩的介紹,

真的使小弟受益良多。


原來看似平凡簡單的事物,背面還隱含著這麼多的科學原理阿。


小弟家目前是沒有遇到養護效果不良產生裂縫的狀況啦,當初用放流加灑水也只是為了節省成本,

如果因此灌輸給版大錯誤的觀念真的非常抱歉,如果板大相當在意,

建議還是依照flycode大還有es_mato大所介紹的方法操作。

畢竟這方面兩位大大才是專家阿,小弟只是以訛傳訛的半桶水。


至於es_mato大講說要鑽孔送測試,可就是大工程了,實在是沒能力,也不需要花那筆錢啦。

反正每天卡車在壓,也壓了2年了,沒什麼問題倒也沒差了。

喜歡阿!! 那就自己做阿!!

es_mato wrote:
混凝土養護並不是要避免龜裂
而圍起來灌水或大量澆水,行為就像灌漿結束,預拌車要回家了
怕混凝土結塊,所以用大量的水去破壞他使用無法變成混凝土

混凝土養護是為了確保達到混凝土設計強度
混凝土化學作用的過程需要水,而且會產生熱並把水變成水蒸氣蒸發
熱會使混凝土膨脹,水分不足會使混凝土收縮,這過程會造成龜裂
在混凝土上覆蓋像布袋的東西是為了可以散熱及保濕
當用鍋子燒熱水,如果不蓋蓋子,整鍋的水都會變蒸氣蒸發掉,也讓鍋子報廢
蓋上蓋子,可以減緩蒸氣蒸發速度

蓋上布袋並保持濕潤的目的就是讓混凝土持續產生化學作用,達到設計強度或更高
當以電子顯微鏡去觀察,可以看到水泥晶體形成膜開始包覆週邊的材料並與其它晶體形成一體
水分太多或太少都會使膜消失,沒有這膜形成包覆也就沒有強度

就算灌漿完隔天地震,對混凝土造成了影響
但只是水泥晶體的膜仍在作用,仍可以修補並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

大量灌水可以降溫,減少了收縮,自然龜裂少了,這是看得到的
但看不到的是大量的水已經使水泥的膜消失了,強度也降低了,這是看不到的
結果是外強中乾

http://www.hrc.co.jp/product/waterproofing/waterproofing_civil/waterproofing_civil_19.html
http://www.toda.co.jp/news/2009/20090817.html
日本人對這早有研究,所以也有比布袋更好的產品

瘋狂的灑水或放流後,不妨再鑽心送驗看看強度如何
有對照組可以比較時,也許會想到一句成語「悔不當初」...(恕刪)


日本人果然是很專業的
但是我想到一般蓋房子都會做混凝土試體
混凝土試體的養護聽說是直接泡在水中
最後去作抗壓強度的測試數據都很漂亮
這跟日本人研究出來的理論(水不能過多)好像不一致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