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yi4734 wrote:
還不夠客觀!!
分享:
淡水有三個捷運站,竹圍>>>紅樹林>>>淡水
長條狀的淡水鎮,大家掛在嘴上的"餘屋",應該是指"紅樹林站以北走捷運十分鐘以上的登輝大道延伸"
若談紅樹林站以南的竹圍站,人口密度之高,空屋率之低!
從竹圍站開車到大同區或中山區,拿北投站或新北投站比一比!搞不好竹圍站更早到台北市喔!
淡水鎮是長的,越靠南邊,氣候也幾乎無影響!
所謂的淡水測得最低溫~覺對不是在捷運站週遭測得!保證是在你不會想去的地方
另外濕度更是為眾人詬病的淡水鎮,呵呵!冬天拿個濕度計測測紅樹林站隨便一個室內,再測測竹圍站隨便一個室內,再到天母的高級住宅區中山北路七段測測,或新店市高級住宅區測測,陽明山腳下的北投區等也測測!!
呵呵~有趣
竹圍空屋率高不高,以前是不高,現在可不一定了.
不信?
上網搜一搜.... key word: 淡水,售屋,竹圍,民權路,
你就知道了.
再不信?由進入竹圍的水世紀開始,往內一排新屋,其實只比紅樹林以北好一些罷了.
另外不知道為何測溼度要測淡水的室內,但卻是和天母,新店,北投區等住宅區相比.
我想淡水溼... 這是不需要爭的吧.由地形上也該知道溼吧.
淡水能夠賣的..也只有河,海景了...其它的,不值一哂
測濕度當然跟類似的有山卻沒河的比囉
濕度沒啥好爭!淡水河調節氣候甚至溫度的功能本來就有~台灣是寶島~冷不倒的啦

另外竹圍站水世紀開始沒有一排新屋~你看到一排路邊5層樓的是921受災戶重建,非建商蓋好賣人的~接下來要過家樂福才有一棟未滿1歲的南加州社區..及後面的正在蓋的艾登堡華廈或透天!過了南加州,就沒住宅啦~一路得到紅樹林站!小弟倒是GOOGLE不出竹圍的空屋率!
再舉一個竹圍的社區,觀海極品,大約926戶,正在賣的沒超過5戶!這懸殊比例几可說明!
淡水暮色.古戰場.古績.台灣第一個飛機場,文化.學校.教堂.河岸.夕陽.保護區...老畫家年輕時代的創作泉源....
豐富的文化,在你更深入淡水才能體驗..想置產賺大錢...就甭去了
值得不值得,每個人對文化的需求不同..不值得?我就不覺得~有人能倘佯淡水文化,有人卻只能在漁人碼頭吹吹海風度船頭吃奇怪的阿給然後塞車離開淡水!小弟個人對人文有較高需求!淡水足以滿足不才小弟
那湖口又值不值得置產或討論?難不成,他只有充滿黃土的湖口台地外加風飛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