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陣列看來是必須的
目前我的電池的原則是
1. 電池cell的容量越大越好,比如說65AH就比50AH好
2. 併聯串越少越好,併聯兩串比三串好
3. 操作電壓越高越好,48v比24v好
串聯併聯都是手段,來達成最適合的電池陣列
但是在一樣的串聯或併聯數目下
到底電池是 串聯後併聯 還是 併聯後串聯 比較好 ?
徵求各位高手的意見
http://tw.myblog.yahoo.com/stish-sun/
純粹討論分享,如有冒犯或錯誤再請指導。
裡面好像有一些算法或概念會些錯誤產生。
(一)模組的功率會有220W、230W、240W之類的差異,
是因為從CELL的時候,就有不同的效率。效率較低的CELL售價較低,
模組廠會依照不同效率的CELL,分級封裝成不同瓦數的模組。
當模組封裝完成後,會再進行A規、B規、C規的分級,
完美的模組分成A規、模組外觀刮傷或是有微裂之類的狀況分為B規、重大失誤的分為C規(舉例)
通常出歐洲的模組都是要A規的產品,B規的產品很可能就是市場上買到低於市價行情的模組,
C規則通常會打掉。因此才會有模組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產生不足瓦或是效率大幅降低的情況產生。
正常模組出場時會附上完整的出場測試報告,並且有20年效率每年遞減<1%的保證書,
如果是B規品可能就無這些證明與保固書。
(二)獨立型的話,太陽能發電有多的電並不會送回台電電表。如為併網型才有此可能。
如未與台電申請售電更換雙向電表,當你有多餘的電力送回台電,台電的電錶轉盤會開始倒轉,
但是電表讀數會持續增加。等於你送電給台電還要付錢給他XDD
(三)要售電給台電,規矩很嚴格這是沒錯。如果是違建是無法申請的,
但是如果頂樓是住戶共有的話,這是有辦法解決並合法申請售電的。
這個解釋起來很複雜,有人有興趣再詢問吧
(四)高雄市頂樓違建合法化,除了設置太陽能系統外,還有其他細項的規定,可能要注意一下。
EX:高度、容積率、使用方式。
(五)政府效率是真的很差,完整售電流程跑完可能要4~6個月
(六)台電收購容量我記得是1kW以上就可申請。
(七)發電計算部分會有些錯誤,日平均發電時數為一整年發電時數/天數,
因此好天氣、壞天氣、大晴天、陰天、雨天全部都要併入計算。
如果單純以日平均發電時數來計算電池容量,大好天氣的時候多產出的電力都沒儲存到。
以一整天大晴天來說,大概會有4~5度/kW的發電量,因此電池容量設太少,最後的效率將會非常的差。
以你的情況來說,你應該要計算單日可能有的最大發電量來選擇電池容量,
將一天最多的發到的電都存起來,如此才能達到最大節省的效果。
大大對於綠能的自行研究與實驗精神,實在真的很令人佩服。
雖然算起來投資報酬率一定不划算,不過為了地球還是能投資太陽能。
小弟要給你加五分
記錄一下
我目前還在DIY自力安裝的階段,因為是鐵皮頂,要固定太陽能板還花了我好大的心思
今天心情好,談一下太陽能板吧
太陽能現在已經是個很成熟的產業,價格也隨市場的波動起伏,看你有沒有買貴,行情價上網都查的到!
目前的價格是cell 美金0.462/w,模組價格是美金 0.746/w,太陽能報價是用瓦特數來報價的,跟多晶或單晶沒有關係,以一片230W的太陽能板來說市場價格大約是5200台幣!
但是為什麼一片230W的模組隨便問都要超過1萬台幣呢?是被坑了嗎?
非也!這裡的價格是指工廠出廠的價格,貨品從工廠出來後會經過重重的轉售,也就是大盤中盤系統整合商,最後才會到消費者手中,一般常理來判斷中間的轉售利潤大約再增加100%,也就是說一片230W的模組,的終端售價大約是10000左右,這個價格左右大概都是合理的
當然你會說能不能直接跟工廠買?當然可以,但是要跟工廠買有兩個條件,第一你的量要夠大,一次可以號召個幾百片上千片,我相信工廠很樂意出貨給你,第二是你是授權經銷商,有與工廠簽約,這樣就有機會可以用批發行情取得
但是為什麼網路會銷售價格低很多的產品呢?
在解釋這個問題前,必須先知到,交易網站的價格都是指正常出貨的產品,正常出貨版代表這個產品經過產業界公定的標準檢測流程,取得商品認證,這些檢驗流程包括了功率是否足夠,防火性,耐熱性,耐候性與衰減率等等。
網路上低價的產品,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注意一下這些低價的產品通常沒有標示製造商名稱,沒有認證標籤,沒有標示規格,有的還沒有鋁框,有的沒有接線盒...
這些產品的來源不外乎:
1. 沒通過品管檢測,在太陽能板製作的程序上在封裝後會進行鋁框與接線盒的安裝,在這個階段如果發現封裝好的板子有問題,比如說cell破裂,歪斜,錫箔線斷裂等,就會停止往下的製作程序,將半成品打入不良品,因為一旦封裝完成後,基本上就不能再改了,賣不掉就只能報廢,因此與其報廢不如用低價拋售,至少能拿回一些成本,也因為是不良品所以銷售的價格就會很低,所以就會發現沒鋁框沒接線盒的商品在網路上銷售
2. B/C等級的cell製作的太陽能板,太陽能cell是半導體製程所製造出來的,一定會有品質上的差異,一般來說會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cell代表功率符合標準,印刷電路正常,沒有破損。B級cell代表功率不足,印刷電路不良,C級cell代表有破損的cell,工廠製造cell除了A級產品外,一定會有許多BC等級的產品,因為現在競爭激烈,模組廠在採購cell時只會挑選A級cell,所以cell製造廠的倉庫堆了許多B級C級貨賣不出去,但BC等級的貨不是不能用只是等級差了些,因此有些大陸工廠專門收購這些次級的cell來製造模組,用低價來銷售產品。也因為是次級cell所以通常無法通過認證
通常賣方會說透過關係拿到的正常品,只是沒標籤沒認證...,我想說的是這些說詞聽聽就好,把公司的商品拿去外面低價販售在每間公司來說都是很嚴重的行為,我相信很少會有員工會冒著被開除的風險把公司的產品對外做低價銷售,一般消費者若真的想用出廠價購買,除了揪團團購一次採購幾百片外,大概沒有其他方法,團結力量大阿!
其實買這種便宜的B極無認證或品管淘汰的產品也沒什麼不好,畢竟他的價格確實便宜,如果把功率是否足夠,衰減性,商品保固等因素考量進去,其實買這種有峽疵但便宜的產品跟買正常產品其實CP值差不了多少...
同步發表於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stish-sun
記錄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