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越來越有趣了
想再請教一下
原生紙木漿用的多的衛生紙
相對價格一定比較高
不好的衛生紙應該會添加比原生紙木漿還便宜很多的東西吧
可否煩請專家說明一下
絕大部分都添加什麼
最好不要有塑化劑...
另外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依台灣的工業生態
一定是以省成本為主
換句話說
不是不知道要做好的衛生紙
而是為了省錢而不做好的衛生紙
然後
叫我們衛生紙不要丟馬桶
成為全世界的異類
衛生紙的原料中當然不會有塑化劑,因為不吸水了
在台灣廉價的衛生紙大多是用較低的重量或較多的短纖來降低成本
目前短纖的價差一頓差300塊美金,用較多的短纖自然就會比較低價,但是少了長纖後就必須有其他
的東西來彌補長纖減少後的衝擊,例如添加澱粉以提高紙力或是以更好的製程設備生產。
不過就環保面來看提高衛生紙的短纖含量還是比較好的,雖然短纖大多產在熱帶地區,但生長快
產量大比較能有足夠的產量滿足人類的需求,且有經過永續經營生產的短纖(例如有FSC認證的紙漿)
對環境的衝擊更小,幾乎可當作是農作物在看待了。而長纖多產在溫帶地區,生產慢,產量少。因此如要生產同樣噸數的長纖肯定耗用的資源會較短纖多,這樣對環境的衝擊較大
在國外就會添加回收漿降低成本,而且很常見。但在台灣很少這樣做,因為回收漿都會有螢光反應
雖然衛生紙的CNS標準允許衛生紙有螢光反應,但不得有可遷移性螢光。可是就台灣的環境
只要有人拿去照一下紫外光發現有螢光反應,肯定會被媒體大肆宣染,因此為啥台灣的家庭用紙很
少加回收漿的原因,最後還是要強調,台灣的衛生紙不會比國外差,差的是官員的腦袋
mooni wrote:
感謝專家的回應個人覺...(恕刪)
看看新聞環保署的回應的回應吧!
環保和健康,本就會付出較高昂代價。歐盟等先進國家為環保所付出心力和成本難道有少過,成本較高,換來的是人民的素質及可信賴的衛生生活環境,對於健康就不在話下,雖耗費成本,但健康有價嗎?
這新聞,我看見政府是因
1. "每年將增加至少兩倍清潔化糞池的比率及費用 "
2. "火力發電回收電力"
兩個考量做出結論。
若連政府都只看錢決定一切,難怪會有企業集團會有塑化劑污染事件...
反正官員不食人間煙火,自身環境已經很好,哪需要考量百姓環境健康與衛生呢?
難道身為也希望環境健康與衛生的我們小老百姓就不能有選擇的機會嗎?
真的很不想跟一般人一樣罵政府腦殘,偏偏看到這新聞就只想到這兩個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