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_haohung wrote:所以直接用萬用電表量測任一火線 單點 不會是 220V 只會是110VPS:這裡不得一個探筆點火線1 另一個探筆點火線2 三用電錶無法測量單點,不能測量就沒有數據。驗電筆是讓你知道有沒有電,不是讓你量測電壓或電流數據用,你買的數位驗電筆的數據是僅供參考。
chih_haohung wrote:問一下運作原理 在波形圖當火線1在波峰時也就是在正相110V時 同時間點, 火線2在波谷也就是在反相110V 因為壓差的關係 火線1會往火線2流動 因此火線1的電壓正相110V會跑進去火線2反相110V嗎裡面去嗎? 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都給你影片位置了,叫你去看個七天再來討論,為何不先去看呢?
chih_haohung wrote:所以直接用萬用電表量測任一火線 單點 不會是 220V 只會是110VPS:這裡不得一個探筆點火線1 另一個探筆點火線2 測量單相三線220V電器的使用電壓,就是只能測量兩條火線之間的電壓。又去量中性線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隨風浮雲 wrote: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恕刪) 這種東西普通高中不會教...即使講了也是輕輕帶過...它雖然是物理的一部分...講這麼深.能懂也大概是能考國立理工大學的等級...現在的教改國中三角函數都刪了...高中教這個要虐死誰啊...
我想我大概知道我的思路的基本錯誤的地方了 原來,我一直以為在一個正常迴路前提下,火線1的電壓(或是電流)會透過220V電器/燈具等負載"進去"到火線2裡面去,原來根本不會有這一種事情; 火線2的電壓(或是電流)會透過220V電器/燈具等負載"進去"到火線1裡面去,原來根本不會有這一種事情------------------------------------------------------------------------------------------------------------------------------------------ 回歸到本樓主題的問題,下面是最好的解釋與完美的論述 單相三線式 220V電力系統當斷點A點與斷點B點一接通那一瞬間,就會形成一個正常的迴路了,以火線1+火線2的搭配組合的220V這一個繪圖來說,電器/燈具等負載下面接的線,整條都會自動變成火線2,因此也沒有所謂 電器/燈具等負載~斷點A點 這一段的火線1延伸的電壓(這一段可以被視為火線1) 被 斷點B點~住家外面的台電的變壓器 這一段火線2給吃掉這種事情了。 單相三線式 220V電力系統當斷點A點與斷點B點一接通那一瞬間,就會形成一個正常的迴路了,以火線1+火線2的搭配組合的220V這一個繪圖來說,電器/燈具等負載上面接的線,整條都會自動變成火線1,因此也沒有所謂 電器/燈具等負載~斷點A點 這一段的火線2延伸的電壓(這一段可以被視為火線2) 被 斷點B點~住家外面的台電的變壓器 這一段火線1給吃掉這種事情了 ---------------------------------------------------------------------------------------------------------------------------------------------台灣是60Hz 也就是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需要1/60秒,等於每一秒完成了60個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上圖是單相三線式 火線1、火線2、中性線的波形圖我們討論單相三線式 220V的電力系統,它只有一種組合方式: 火線1+火線2 如果把交流電想像做水,線材則是水管、電壓就是所在的樓層(+110V:想像成地上第110樓、0V=想像成地上1樓的地板、-110V:想像成地下第110樓)、電流就是水流流動的速度(1A想像成時速1公里、2A想像成時速1公里,以此類推)。220V電器/燈具等負載(開啟運作時)就是接通二邊(火線1、火線2)的橋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條水管 火線1: 從波峰(紅色圈)到波谷(紅色圈) + 波谷(紅色圈)到波峰(紅色圈) 共花了1/60秒的時間波峰(紅色圈)到中間位置(白色圈) 中間位置(白色圈)到波谷(紅色圈) 波谷(紅色圈)到中間位置(白色圈) 中間位置(白色圈)到波峰(紅色圈)各都花了1/60x1/4秒=1/240秒的時間 火線2: 從波谷(黑色圈)到波峰(黑色圈) + 波峰(黑色圈)到波谷(黑色圈) 共花了1/60秒的時間波谷(黑色圈)到中間位置(白色圈) 中間位置(白色圈)到波峰(黑色圈) 波峰(黑色圈)到中間位置(白色圈) 中間位置(白色圈)到波谷(黑色圈)各都花了1/60x1/4秒=1/240秒的時間 假設 完成一個週期的正弦波 頭尾都算(也就是火線1的前後二個波峰都算的話、火線2的前後二個波谷都算的話),電壓差剛好在滿220V,只會有三個點:火線1:波峰(紅色圈)/火線2:波谷(黑色圈)、火線1:波谷(紅色圈)/火線2:波峰(黑色圈)、火線1:波峰(紅色圈)/火線2:波谷(黑色圈)。如果我們用一秒內來計算,六十個連續週期的正弦波等於有1+2x60=121次滿220V,有4x60=240次滿110V,還有2x60=120次0V。有1/60x1/2秒=1/120秒期間內,電流的方向是火線1流往火線2(因為電壓差的關係,此時火線1的電壓大於火線2的電壓); 有1/60x1/2秒=1/120秒期間內,電流的方向是火線2流往火線1(因為電壓差的關係,此時火線2的電壓大於火線1的電壓)。但電流的方向不論怎麼流動,火線1的電壓永遠是110V(用數位驗電筆或萬用電表來測量)、火線2的電壓永遠是110V(用數位驗電筆或萬用電表來測量)。數位驗電筆或萬用電表的測量方式是在一個週期的正弦波內也就是1/60秒(60Hz)或1/50秒(50Hz)選出最大的電壓(不管+還是-)作為顯示的電壓數值,且每1/60秒(60Hz)或1/50秒(50Hz)更新一次數值,而事實上火線1的電壓都是隨時在變化的(+110V~0V~-110V)/火線2的電壓都是隨時在變化的(+110V~0V~-110V),而且火線1、火線2都是同步同時對稱在變化的。 假設火線1或火線2在波形圖上每移動1V的時間花費了1/240x110秒=1/26400秒*在第0秒時,水管1(火線1)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上第110樓(+110V),同時間,水管2(火線2)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下第110樓(-110V),二者差了220樓(220V),也由於水管1(火線1)的所在位置比水管2(火線2)還要高,因此此時的水流(電流)流動方向是水管1(火線1)往水管2(火線2)。*在第1/26400秒時,水管1(火線1)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上第109樓(+109V),同時間,水管2(火線2)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下第109樓的地板(-109V),二者差了218樓(208V),也由於水管1(火線1)的所在位置比水管2(火線2)還要高,因此此時的水流(電流)流動方向是水管1(火線1)往水管2(火線2)。*在第1/240秒時,水管1(火線1)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上1樓的地板(0V),同時間,水管2(火線2)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上1樓的地板(0V),二者差了0樓(0V),也由於水管1(火線1)的所在位置和水管2(火線2)是相同的高,因此此時的水流(電流)流動方向是不會流動的。*在第1/240+1/26400秒時,水管1(火線1)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下第1樓(-1V),同時間,水管2(火線2)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上第1樓(+1V),二者差了2樓(2V),也由於水管1(火線1)的所在位置比水管2(火線2)還要低,因此此時的水流(電流)流動方向是水管2(火線2)往水管1(火線1)。*在第2/240秒時,水管1(火線1)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下第110樓(-110V),同時間,水管2(火線2)的所在的位置是在地上第110樓(+110V),二者差了220樓(220V),也由於水管1(火線1)的所在位置比水管2(火線2)還要低,因此此時的水流(電流)流動方向是水管2(火線2)往水管1(火線1)。[以下就請自行類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