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民生必須品,沒錯吧.
台北佔大多數的工作機會,年輕人呆在故鄉只有等死,沒錯吧.(後來有新竹園區,但為何是新竹想想吧)
跟據以上兩點,很多離鄉背景的人是不得已,才來台北住很貴的房子,沒錯吧.
然後房東,建商,投資客,炒樓,不是坑殺是什麼?
政府不把房市控制在合理利潤,反而政策配合炒樓,把一個民生必需品...,弄的安份守己的人看不到未來.
說到別國,資本市場應當都是如此.所以政府本應擔平衡的責任,但政商都在台北還不炒炒炒.
說到別國,美國,雖然也是炒炒炒,但它們貸款制度跟台灣不同,把房子還回去就行了,不用一輩子擔心受怕,
提供另種選擇的方式.
行走在,建商,投資客,政府一手主導的安排下,接受了高房價,當然是背坑殺.
> 再不然就是得等到用人口分配總預算那一天囉...
這位大大的觀念我大部分都支持~~~除了這一段以外
我想您的觀念可能有誤會
中央南遷除了會增加施政成本與效能不彰, 沒有任何的好處
您的意思是, 遷到高雄改成重南輕北會比較好? 比較爽是有可能, 比較好則肯定不會
還是說, 採行南北二都?
效率跟公文傳遞的浪費遲緩就不提了, 我東部可不可以也婊一下說這些漢人重西輕東, 原住民罵重平地輕山地, 離島罵重台灣輕離島?
用人口分配總預算的話, 那可想而見的是, 北縣市近700萬人口會吸納比現在更大的金流...
換個角度想, 首都跟高昂的房價留給台北, 我們中南部自己好好享受較低的房價與慢活, 有什麼不好的..
... wrote:
每次都會有人說北部的資訊比較發達
真的很想不透~
到底是哪些資訊發達阿?!中南部又哪些資訊落後?!
------------------------------------------------------------------------
而且整體環境在資訊,物資,眼光,氣質,人文思想等等造就的台北人,
異於他縣市成長的.
你居住過美國加州,你覺得加州人跟紐約人一樣嗎?
留學哈佛與劍橋一樣嗎?
我談這,這是因錢造就的不同?
...(恕刪)
住那都好,習慣就好,但是房價一坪20-60確實很難想像,或許版上有很多說台北賺錢機會多的大大是月入數十萬,但是我認識的北部朋友,收入卻與我們中部這邊的朋友都差不多(機械工廠員工、會計、警察...),之前拜訪中和的廠商,聊到這幾年她們那邊漲了許多的房價,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沒有長輩幫忙要怎樣買?]
所以,回到 住台北,C/P值高嗎?這個版主的主題,我想這是加計房價之後的思考,那邊會有高人文、高素質,不是絕對的啦,或是是我駑鈍,我覺得一些報導說台中人如何?紐約人如何?台北人如何?.....這都是媒體人、作家思考出來的東西,我們公司隔壁有人家中有菲傭,那菲傭對人的態度和善,這就對了啦,如果你的鄰居都是有人文素養的高知識分子,卻自私自利又龜毛的要死,這樣就比南部滿口檳榔的里長伯熱心助人?
上面引用兩則樓上的文,想要藉此說一件與以前、甚至古時候不一樣的東西,再過幾年會更不一樣,那就是[網際網路!!]
也就是湊成我們大家夥現在在這邊閒磕牙的東西,以前你不在紐約、倫敦...或許有些東西你接觸不到、看不到、談不到,但是網際網路的改變,真的是改變啊...扣除實質的展覽會場之類,其餘很多東西都可以透過這無遠弗屆的網路來接觸了,完全不像幾十年前需要靠聚落來接觸?這部分考慮了嗎?像我這種不是高知識份子的人,我的週邊也很少充滿人文氣息的人、或者說我們鄰居根本沒有留學英國、美國的博士、美國習舞學畫的藝術家,但是現在透過這條網路線我可以與一堆人聚在這裡聊,上個月有人來店裡買桌子,詢問他是做什麼的,客人說他是藝術工作者,現在有作品在北美館展出,客人走了之後,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上網GOOGLE一下,研究這個客人自述他自己所謂"很三八"的畫作,在以前的年代,我在彰化找誰了解這些東西?
01的總部不就在南部嗎?

如果01的總部設在劍橋大門口旁邊的街上、或者設在台北101的某間辦公室內,大家的發言內涵就會改變嗎?
住那裡?喜歡就好!沒有絕對,但要論方便性、醫療、教育,也要看你自己如何對待手邊的工具,這是個進步的年代了....
~~ 哇系車頂行李架專家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