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屋頂原本有建商的防水,但不清楚材質,感覺中層有灰黑色的東西,購屋後一年請外面來做南亞油性PU防水在原本的防水上,但價格非常的貴,如今快5年了,想自己來DIY養護。
舊面漆是白色不清楚品牌,目前PU層完好,但面漆有蜘蛛紋了,如果要自行保養,可否推薦適合的接著底漆+新面漆...
關於油性PU與水性防水漆的轉換
傳統上,油性漆層上再刷水性漆,由於兩種材質特性不同,容易發生附著不良、脫層或起泡的問題。因此,在油性PU上改用水性防水漆,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 舊PU層的處理(最關鍵)
在開始任何塗刷前,您需要先檢查您舊的油性PU層的狀況:
狀況良好:如果PU層沒有明顯的破損、起沙、嚴重粉化、翹曲或剝落現象,通常只需要將表面徹底清潔乾淨、確認乾燥即可。
狀況不佳:如果PU層已經嚴重劣化、粉化或有剝落翹起的狀況,強烈建議您將這些不良的舊漆膜全部刮除,至少要清除到堅固的底材(水泥層)。因為新的防水漆如果塗在不穩固的舊層上,很快就會跟著舊層一起剝落。
2. 轉換底漆的使用
當您決定從油性PU(非水溶性)轉換到水性漆(如倍剋漏),為了確保新舊塗層能緊密結合,通常需要多一道**「中介」或「強力附著」型的底漆**,來強化接著效果。
倍剋漏(水性防水漆):這類產品通常具有高黏性,且其官方資訊也提到能強力接著PU等底材。
建議做法:在徹底清潔並乾燥的PU層上,先施作原廠推薦或專用的底漆(例如得利強力防水底膠或其他倍剋漏系統底漆),或依照產品指示,用稀釋過的第一道倍剋漏當作底塗。這一步是為了「咬住」底下的PU,提供水性面漆一個穩固的基礎。
施作「倍剋漏」的步驟重點
倍剋漏是一種水性高彈性防水漆,官方說明可以應用在PU等底材上,但前提是底材要經過良好處理。
素地整理 (前置作業):
清潔:徹底清除舊PU層上的所有灰塵、沙礫、青苔、油污、粉化物。地面清掃得越乾淨,附著力越強。
刮除:將所有翹起、剝落、嚴重粉化的舊PU層徹底清除乾淨。
乾燥:地面必須完全乾燥後才能施工,PU底材特別怕水氣被包覆在底下。
底漆/底塗:
依據產品說明,先塗刷稀釋過的第一道倍剋漏(作為底塗)或專用底膠(例如得利強力防水底膠)。底漆能滲入底材毛細孔,增加附著力。
面漆:
待底漆完全乾燥後(通常需6小時以上),再塗刷未稀釋的倍剋漏面漆兩道以上。
建議前後兩道的塗刷方向互相垂直,讓防水纖維形成更綿密的交疊網狀結構,防水效果會更好。
這一篇看一看吧, 上了鐵皮又上防水漆的, 多層防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