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只想買一震動電鑽,看到差一些錢就多一隻衝擊起子
就買了雙機組

Durofix G12系列的電動工具看來外觀還設計得不錯
我主要是居家修繕使用,水電、摩托車和一些安裝修理
價位上和M、M、M、D牌的比起來也比較實惠一點
拿到手後,做工和外觀設計上有跟上大廠的風格
特別是工作袋,個人覺得做得很扎實,設計也不錯
可能會再買個大的來用
RK12136震動電鑽
有鎖螺絲(20段扭力)、鑽孔和衝擊功能
板機開關依扣壓深度有7個速度段位,加上高低檔理論上可以有12段速度
整機小巧,握感還不錯。尚未實際使用,沒有甚麼使用上的心得
RI12107衝擊起子
板機開關依扣壓深度有5個速度段位
前四段比較密集,行程過半後都是第6段。控制上手感要熟悉一下
原本就有一隻Bosch GDR10.8-Li衝擊起子,兩隻比較一下
GDR10.8-Li板機行程與速度幾乎是無段調整
RI12107快拆頭的彈力感覺稍為緊一點,換起子頭依習慣的力道有時會沒拔開
虎口位置外殼有稍微往上收,握起來比GDR10.8-Li較舒適,算小差異使用上沒甚麼影響
因為年前修繕作業太多
既有工具有Bosch GDR10.8-Li衝擊起子和GSB16RE震動電鑽
會要添購一支震動電鑽主要是GSB16RE比較大&重,外出攜帶不太方便
加上是插電的,為了萬一還要帶延長線,偶爾會遇到找不到插座的情況
最常鑽的孔是3.4mm搭配水泥螺絲,加上不是職業的要拚數量速度
找個小尺寸減輕負擔。耐不耐操再看看了





主要場景衝擊起子都夠用,可以鎖螺絲、鑽孔
鑽孔不是衝擊起子主要用途,不過也是可以應付,會遇到比較麻煩的情況
以下是個人使用心得
1. 負荷比較重時會變成衝擊模式損鑽尾。鑽薄鐵板時最常發生,刀刃咬入後就開始啪啪啪。透過轉速和力道可以控制,比較慢又麻煩
2. 鑽水泥比較慢。當然最好是用鎚鑽再來是震動電鑽,一點一點啄出洞來,衝擊起子就靠水泥鑽尾上的鎢鋼頭慢慢磨。速度差很多,也是損鑽尾
3. 買不到需要的六角柄鑽尾,特別是當下就要的情況
電鑽和衝擊起子差異
1. 反作用力:
衝擊起子沒有反力,長時間使用時對手腕的負擔較小,適合大量鎖螺絲的工作。
電鑽有反力,適合短時間、精準的作業,使用時間長比較累
2. 適合應用:
衝擊起子適合長螺絲、數量多或需要高扭力的工作
電鑽適合鑽孔、較輕型的鎖螺絲工作,或需要幼路的作業
3. 噪音:
衝擊起子使用的是脈衝式扭力,工作時會產生「打擊」聲音,因此噪音較大。
電鑽平穩旋轉,聲音相對較小。開震動功能時聲音也不小
4. 配件通用性:
衝擊起子搭配六角夾頭,只能用快速更換六角型Bit。(也可加裝三爪轉接頭)
電鑽三爪夾頭,可通用圓柄與六角柄
5. 安全性:
衝擊起子因為輸出脈衝扭力,可以輕鬆單手操作
電鑽在高扭力狀態下可能因反力造成手部控制困難甚至扭到手腕。(12V應該還好)
6. 耐用性:
衝擊起子結構簡單耐操
電鑽鎖螺絲的扭力限制器有比較高的機會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