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地的小包商
最近從營造公司接了幾個社會住宅的案子
政府這幾年一直大推在蓋
我覺得想讓更多家庭有地方住是好事
但建材品質等等還是要顧吧......
因為是大規模的政府建案,建材成本當然也控制很嚴
上包的營造公司也就盡可能在各方面壓縮預算
最近注意到他們從電料到水料很多因為便宜就都用中國製的
大概是想說反正用了也沒人知道,過了保固就不關建商的事??
可是就我過往的經驗,中國製的建材品質實在堪憂
通常這些材料很容易在幾年後出現問題
電線、插座和管線等 到時候一旦發生漏電漏水
如果要把責任轉嫁到我們小小承包商 那真的承擔不起
而且又跟人身安全有關@@
我就想問問大家,花我們納稅錢蓋的社會住宅
不是該更謹慎把關建材品質嗎??
我不反對合理控管成本
但為了壓低成本而用低品質、無認證的材料
是要怎麼保障人民的居住環境
政府是不是應該禁止中國製的產品用在我們的社會住宅上面啊??
如果政府能針對建商的建材品質提出更嚴格的標準
甚至指定可信賴的品牌或符合認證的產品才能對人民負責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