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是狀況較為嚴重的施作現場,通常會需要泥作師傅、水電師傅互相搭配,偶爾會遇到有些客人可能比價比慣了,兩位師傅會想分開找,當然師傅們都有一定的專業,但大家十幾年的經驗,都有自己的工序,如果配合的不習慣,除了會拉長施工時間外,後續的維護可能也會產生一些問題,最後苦的也是屋主,建議這部分還是聽取專業意見會比較好。
滿常會被客人問到關於PU、彈性水泥哪個最好,在我們工程界並沒有用什麼最好這種說法,都各有優劣,只有案場的狀況適不適合。
先說一下彈性水泥,滿多客人會被這個名字誤會,甚至會誤以為是類似PU這種材質,就拿我自己最常用的南寶的單液彈泥來說好了,主成份為樹脂與特殊骨材混合而成(細節上各家廠商略有差異),主要以塗刷方式,操作上較為容易,每道塗佈厚度我通常抓1mm,並不是說越厚越好,重點在於是否充分成膜,通常刷到3道防水效果就相當不錯了,外牆防水層的處理若要直接貼合磁磚可直接上(當然這部分需要一點經驗),或是用面漆。

再來簡單講述一下PU性質,PU會形成一層防水膜,在施作上要求絕對乾燥,如果下過雨,至少要曝曬個三天,如果前置作業做的不夠確實急於施工,大太陽一下來,水蒸氣便會使PU與底層結構剝離,這也是為什麼常有客人一開始就斷然跟我說他不要使用PU,如果按照標準工序執行PU會是一個相當優良的防水材。

最近有發現越來越多網友會自己DIY頂樓防水,當然這方面的眉眉角角相當多,需要施作的地點、氣候等,都會影響到工序、選材,關於細節上也很難描述得太清楚,畢竟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希望簡單的分享能夠對大家稍微有點幫助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