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布沙發也四年了,當時訂做要五萬台幣。應該是坐久了泡綿開始塌陷了。
上網找了一下,台北的太原路是塑膠一條街,高密度泡綿可以訂做尺寸裁切。
那就先把原來的坐墊拆開量尺寸,結果是寬204公分、深80、厚14公分。

它的泡綿還是用兩塊拼貼的,泡綿整個再用疏綿層包起來,且向上的一面還有多一層薄薄的凸面鏡形狀的泡綿

這個是為了讓座墊的形狀可以澎澎飽滿的形狀
所以看來必須把這個外包的疏綿層和凸型泡綿移植到新買的高密度泡綿上。
看網路上的介紹有家老闆很親切,於是就選這家前往。自己先畫了一下尺寸圖,方案一是如果可以斜切成前薄後厚那最好,不行的話就方案二用拼貼的方式貼成梯田的斜坡來達到前薄後厚,這樣才能把沙發架前高後低的斜度彌補成座墊是水平狀態。

到了店裡老闆看了尺寸圖說可以直接切成前薄後厚的方式,但是需要等工廠有進新的大塊料才能裁切,要兩三個星期。價格計算是以 204x80x17 公分計算,因為斜切下來的部分只能成為廢料。老闆說高密度泡綿有一種國內沙發用的價格是另一種國外高級沙發用的一半錢,但是貴的可以起碼坐十年不會塌陷,另一種則大概壽命五年就塌陷。如此算來其實價格是一樣的,選貴的那種省了五年再換一次的工,而且十年過程中都是很好的支撐性。於是選了貴的那種,價格是13700台幣含運送到家,老闆說算13000就好,於是付了4000當訂金。
可能老闆覺得我不殺價又跟他聊的來, 特地花了五分鍾上樓去庫房找了另一種貴的高密度泡綿,然後現場鋪在箱子上讓我們試坐,一種較硬、一種較Q, 也試了那種半價的,最後還是覺得硬的那種支撐力最好。老闆說Q的那種可以拿來作床墊,鋪在硬邦邦的彈簧床上立馬變十幾萬的高級名床的躺感,而且只需要5公分厚就可以,算起來一個雙人床尺寸大概8千多台幣。
兩星期後老闆把泡綿送來了。
可以看得出來兩邊厚薄不同,一邊14公分,另一邊17公分。



這張可以看出來那層凸透鏡型的泡綿形狀。

左邊新泡綿,右邊舊的


拿掉座墊包就看到整個舊泡綿

為了貼合沙發架的形狀,所多作的三角泡綿
這個對美觀很重要

把疏綿層拆掉需要一點時間,因為製造商是用噴膠黏合每一面的

請老婆示範兩種泡綿的支撐性差多少,
我看了也很驚訝


把剛剛提到的小三角切下來,用黃色強力黏膠貼到新泡綿上。


現在要把疏綿層(包含那片凸型泡綿)包起來黏到新泡綿上
只要在每面的邊緣沾上少許黃膠再逐步貼合
需要一點時間和耐心








剛剛的小三角型在這裡呈現

套上座墊內包,然後座墊外包
看得出來前後厚薄不同


另外鋪上額外的沙發布並放回沙發架
完美貼合,且變成水平的坐面了。


上圖右上角扶手那邊的前緣
就是小三角泡綿的地方
近照如下
如果沒有小三角還真的會缺一角呢!


舊的泡綿橫豎也是丟了
那不如拿來補強其他的椅子
餐桌椅和四方腳沙發也有些塌陷
餐桌椅的泡綿是封死的
腳沙發雖然跟大沙發是一樣的結構
但是我沒有多買新泡綿
那就都用加一層的方式好了
直接取舊泡綿黃色4公分那層






腳沙發是60x60公分
剛剛裁完餐桌椅後,只剩55x55公分可裁

勉強裝了之後發現形狀會很怪

只好另外裁兩塊60x30公分的去拼貼


大沙發花了2小時、餐桌椅和腳沙發共半小時
花費13000台幣,彷彿換了整套新沙發和餐桌椅
都裝配好後,我和老婆不斷到三個椅子上試坐
每一個都驚呼連連
坐上去坐姿彷彿從塌陷時彎腰駝背的老頭兒變成抬頭挺胸的阿兵哥一般
尤其是長沙發那個正宗高級高密度泡綿的支撐力最夠力,怎麼坐躺都不變形且完美支撐
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
颱風天的週日剛好把所有沙發煥然一新
再也不會腰痠背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