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最便宜的中國貨一組才 NT 350,均價 NT 400,台灣貨非名牌 NT 460 ~ 800,名牌 NT 2000 多 ~ 3000多,歐美日品牌我就懶得查了。重點是,家裡兩浴室淋浴冷熱水龍頭使用20年夠久了,台灣製, 當初買 NT 550,很可以了。
當然最便宜就更換陶瓷閥芯就好,一個才 NT 80。但是實際操作發現拆開不易,且拆開後內部積垢生鏽嚴重,要花很大功夫整理,乾脆先網購台製換上,一組才 NT 500。對了,家裡有裝加壓馬達的話,水龍頭陶瓷閥芯直徑 40mm 和 47mm 出水量都很大沒有什麼差別,不必多花錢買什麼正47芯之類的。而且,當我拆開來看到那個最裡面的「精密陶瓷片」導水槽大小如指甲,我真的覺得陶瓷閥芯直徑大小根本不會影響水量。
換上新的,舊的就好好來拆開研究一下,順便檢討一下為什麼不容易拆:
首先,要注意把手要扳上來(開水的角度),角度才會讓裡面的六角孔螺絲露出來。一開始我因為只是想試試先把把手拆下來看看,懶得去關閉上游水源,所以把手沒扳上來就拼命的摸黑插進去戳啊戳啊找六角洞,其實洞根本被蓋住。還有六角孔螺絲是 2.5mm

然後是,雖然鎖住把手的螺絲鬆開了,但把手還是卡塞得很緊拉不出來,這時就需要敲出來。敲壞也沒關係,把手也可以單買,NT 100 左右。

然後這個球弧上蓋也卡死難轉,先噴 WD40 滲進去螺紋縫 2 分鐘,用有點重量扳手敲一圈震動一下,用手或扳手擰開,一圈就下來了。這個球弧上蓋很薄,用扳手夾要小心不要夾裂。





然後看這個六角,設計的非常機車故意,似乎需要 32mm 套筒才能拆。
但是為了這個去買套筒根本划不來,一樣,WD40 + 敲敲打打一圈 + 扳手





然後看到陶瓷閥芯,可能也拉不出來,底部似乎黏住了。
用扳手夾住藍色小圓柱稍為左右搖震一下看能不能拔出來。
也有可能直接解體,那就把解體後一片片拿出來,最後一片黏住的底座,要用L型工具,插入3個洞之中的「出水口」,往橫的方向勾卡,用槓桿方式翹出來。而如何判斷哪一個是出水口?就是正中間那個。我拆的時候沒有照,是取出之後補照說明。


如果要更換陶瓷閥芯,要買一樣規格的來替換:
規格就是:
1. 主體圓柱直徑(有35mm、40mm、47mm 三種)
2. 無腳、高腳 (本文中這款就是高腳,兩進水口凸出來)
3. 至於陶瓷閥芯底部橡膠圈形狀,則可通用,能分開蓋住龍頭腔室底面的兩個進水口即可
還有龍頭腔室底面要打磨光滑,讓陶瓷閥芯底部橡膠圈可以緊密壓貼
龍頭腔室底部側壁也要打磨光滑,讓陶瓷閥芯底部外環橡膠圈可以緊密壓貼
其實真正壞掉的就是這兩個橡膠圈,若可以買到相同規格的橡膠圈來更換,就不用更換整個陶瓷閥芯。但是太難找了,去找的成本不如花 NT 80 買整個陶瓷閥芯來換。




接下來看看陶瓷閥芯裡面是什麼玩意






這片圓型陶瓷片,就是最核心的水槽
表面十分光滑,可以貼合在另一片黑色的「三洞陶瓷片」移來移去
分別來自兩個進水口的冷水、熱水,就是在這水槽中混合
這個水槽很小,所以買什麼大口徑的陶瓷閥芯,我覺得差異不大






=============================
怎麼作動?






若冷熱水不同比例,可以類推就是兩進水口開啟大小比例不同。
============================
同場加映:彎曲開關一字水量調節螺絲剖析

這個水量開關平常都是開著的,很難得在要換或修水龍頭的時候,才會動它把它鎖緊止水。
可是當你要鎖緊它的時候,它就給你........噴水,從邊緣噴出細小水柱,會讓人驚慌失措,原本要 DIY 想不到第一步就越弄越糟,還把原來沒問題的地方弄壞了 !! 很多人不但因此打消 DIY 的念頭,還讓水電多賺這個地方的維修,水噴了,錢也噴了,太冤了。
其實只要好好拆下來研究,就會知道其中奧妙。
逆時針轉出這一字螺絲:

上圖這個一字螺絲下面尾端應該插著一個圖釘型的橡膠止水皮,因為這個廠牌的設計是兩者可分開的,所以就沒照到。
原理很簡單,當螺絲鎖進去時,把圖釘型的橡膠止水皮也推進去,塞住出水孔。當螺絲轉鬆退出時,出水孔的水壓把圖釘型的橡膠止水皮推開。
那究竟為麼會從邊緣噴出細小水柱呢? 關鍵就在一字螺絲上緣的那個橡膠 O 環。
因為出水孔一旦出水,有一部分的水一定會沿著螺紋跑出來,但應該要被那個橡膠 O 環擋住。那個橡膠 O 環會與管壁貼合,防止水跑出來。
而管壁最外面一小段是平滑的沒有螺紋,最容易與橡膠 O 環密合。但如果螺絲轉進去,橡膠 O 環也跟著轉進去管壁裡面有螺紋的地方,理想狀況也應該迅速緊密貼合止水,但,橡膠年久老化塑形性反應慢,遇到崎嶇不平的管壁,加上旋轉的移動會使橡膠稍微扭曲變形,造成縫隙,水就細細地噴出來了。
所以,當我們把螺絲轉進去,遇到細水柱噴出來,應該噴一下子就和緩下來了或變成滴水,因為橡膠的彈性會自動重塑密合性。而且,把螺絲轉到最開,讓橡膠 O 環的位置在管壁最外面一小段,再稍微左右旋轉均勻一下橡膠自身彈性重塑,水就不會跑出來了。
當然,也可以取下橡膠 O 環,測量內徑外徑等去購買新的換上,會好很多。但是,平常都是不會動它的,一換上去,下次再動到可能也是5年10年,它也一樣又老化了。
再看看這個面盆下的一字水量調節開關也是

平常都沒在動,一動它就噴水。
把它拆了好好研究一下


上蓋梯形密封橡膠,翻面,梯形弧度角度是配合上蓋內部形狀


原理也是一樣,當一字螺絲鎖進去時,橡膠止水皮進去塞住出水孔。
那究竟為麼會從中間噴出細小水柱呢? 關鍵就在上蓋梯形密封橡膠的「中心孔」邊緣。
新的梯形密封橡膠,這個孔徑應該略小於一字螺絲柱徑,才有良好封水效果。年久洞被撐開撐鬆了,不動它還好,一轉它就造成橡膠變形,噴水。
還好這個有在賣,網拍稱它為「一字外牙墊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