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將50G的換成400G,
估計入水量大概每分鐘要5L,
但由水龍頭接出的3分管的出水量只有每分鐘4.2L,
而且我會先接一個陶瓷濾芯,再接到RO機,而陶瓷濾芯後的出水量只有每分鐘1.4L,
這樣只更換RO機上的馬達可以達成嗎?
------
20190415
最近做了點升級...
當時發文後,換了120G的膜、部分換成3分管、拿掉陶瓷濾芯,再增加前置軟水濾芯,
這樣過了2年半,RO膜效能依然和新品一樣。
上個月突然想知道原馬達的能力(open flow 1.35LPM)到底到哪裡?
於是買了400G膜來用,結果只有500ml/min的流量(廢水比300)。
為了不浪費了這新買的膜,只好再升級馬達了。
評估後,選了300G的馬達(open flow 5000LPM,額定流量2700ml/min)
換上新馬達後,再以三通接上兩支RO膜(新膜400G+原有舊膜120G),
出水量真的來到1350ml/min(廢水比420)。
由於膜前有另裝開關,所以特別測試單一膜的出水量,
結果兩支都有1050ml/min的出水量,真是匪夷所思,
難道我只要買120G的膜搭新的馬達就可以嗎?
這不太可能呀!說不定膜會提早報銷呢!
拆掉400G膜再試一次,結果是120G膜正常流量,
看來裝雙膜關一膜下,這水會自己跑去另一個膜,
從哪裡去呢?
應該是從廢水的管路,那也表示有一個膜的廢水可能沒有排出去,
這可不行,難怪淨水的TDS值不如預期的低。
於是將兩膜廢水管裝上各自的廢水比,這下就正常了,
各自排水互不影響,淨水之TDS值也變小了。
由於有前置軟水器,所以使用較低的廢水比,才能只用300G的馬達
若無前置軟水器,在水質較硬地區千萬不可用太低的廢水比。
RO裝前置軟水器對我來說是個好東西,
可以減少廢水,也能大大延長RO膜及前置濾芯的壽命。
廢水比的數字一般是指每分鐘有多少毫公升的流量,
若無前置軟水器,RO膜很容易因水中的石灰質而慢慢堵塞,
不管是否安裝儲水桶,製水的時間都會逐漸變長,
只要製水的時間變長,廢水就會跟著變多,
廢水多也表示前置濾芯過濾了更多的水、消耗了更多濾芯的壽命(效能)。
對直出型使用者來說,淨水出水的速度會愈來愈慢,
原本400G的,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就變成像300G或200G的膜,
雖然這時可以換新的,可是已在不知不覺中或是忍耐中多花了時間。
前置軟水器建議使用容量較大的以減少更新的頻率,
若能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還原的更方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