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統算是相當的簡易與陽春
但是評估適於自己的居家環境狀況作最經濟簡易的建置
也算是另一種的參考與分享
首先就設備來說,相當的簡單
220W 24V 太陽能板 兩片並聯
MC4並聯接頭與正負極接頭各一組
500W 24V 市電並聯器 一部
電力監測器 一個
16mm白扁線 15公尺
裝置方式
在頂樓鐵皮屋頂上固定太陽能板兩片並以MC4並聯接頭並聯
(為了省錢沒請吊車,而是用繩索從頂樓將兩片各20公斤的板子拉上屋頂去,費力不少也被家人囉嗦警告了一番......所幸安全達成這最困難的部分。若有大大要以此方式施工,最好多幾人幫忙並綁上安全索)
以正負級接頭連接白扁線插上再拉到樓下市電並聯器
市電並聯器110V輸出端插上電力監測器再插上家中110V市電插座
220W 24V 太陽能板就是前段時間引起話題的便宜非認證板
整個建置將主要設備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大概花費約一萬八千左右(由於用便宜太陽能板才有如此低成本)
為了減少花費和盡可能環保
而且由於並網機本身不算智慧型的,無法具有儲存多餘電力到電池或控制電池存放電功能
所以未設置電池儲電
雖然屋頂還有多餘空間,但在不設置電池的狀況下評估家庭用電狀況
冰箱運轉約200W
電熱水瓶保溫約50W
ADSL網路與其它電視、錄影機等等電器待機大概近50W
所以日常即使無人時也有近300W的電力消耗
於是就只設置兩片共440W規模的系統
不過就目前實際看到的發電量,最高大概260W(而且只持續沒幾分鐘)
所以還不能完全提供日常電器待機電力消耗
如果是假日家中有人時,隨便看個電視加開個電燈就可再超過200W了
但是在冰箱溫度足夠而壓縮機不運轉時,冰箱只耗電20W
這時若是剛好處於無人在家活動時,就可能會有多餘電力送給台電

大體上目前就所建置的440W規模來看(板子朝南方平放,但未傾斜23.5度)
就位於中部的家中而言
觀測到的最大發電量大概是260W(說不定在某個烈日無雲正午有更高的機會,但因不在家而未有機會看到)
一般夏日正午大概200W~230W
而只要有點雲遮住大概發電量就掉個100W
多雲正午大概也有80W,下雨的正午多則還有5~10W
最高的日發電量大概看到有1.8度
一般還算晴朗的夏日平均也有1.6度
前幾日大致晴朗而有些多雲或偶爾午後雷陣雨的狀況,大概平均有1.2度
至於整日多雲或下雨的狀況,由於還未遇過,所以尚未有精確數據
大陽能板面若積些灰塵大概會掉個5% (而且鳥糞還真是無法避免呀......)
不過積太厚的狀況還未遇到,無法預估(但將來越來越懶得上去清理時,大概就知道了 XD)

而目前覺得要看到300W以上的電量輸出應該不可能
一則環境設置上不是最完美
而且最高發電量的正午,溫度也最高,高溫會降低板子的發電效率
而並網機大概在100W電量以上時就會啟動風扇(高電量時摸起來有點小熱)
所以輸出電力除了轉換耗損外,風扇耗損在當中也有一小部分
若就成本回收的時間而言,粗估大概要十年
而且中間不能有任何設備故障(尤其是那臺並網機,真怕撐不了那麼久),所以真的只是作環保概念和設置經驗的
就省電最大的經濟效能,大概是省掉夏季電費700度以上的那5.1元部分
如果未來電費再有調昇,多少也能彌補一些
在不用電池的狀況下,一般家庭若是白天沒人在家
那設置的發電量大概不用太大,統計一下眾電器的固定運轉與待機的總耗電
恐怕設個200W~500W的太陽能板就大致能提供了
如果是日間常有家人活動或有店面作日間營業的
那設置比較大規模的太陽能板,省下的電費就比較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