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分享「老牆」,僅供大家參考... 沒有任何價值判斷...
一、基本資料介紹
屋齡:40年(民國60年建成)
購入時間:民國97年年初(居住時間3年)
地點:士林區,距離捷運站約800~1000公尺
環境:周邊超過方圓1公里,有95%都是35~50年的老公寓(可以說是台北市的鄉下地方)
二、為何買公寓?
便宜(一坪低於23.5萬,免管理費)
實用(權狀32.5坪,公設0坪,實用面積35坪)
單純(四層公寓,僅八戶,還含一樓商店)
個人偏好(我就是喜歡公寓的生活,不喜歡大樓)
三、狀況說明
購入三年,從未重新裝潢或檢查過管線。最近漏水,重新打掉做防水。
發現牆壁是 ------> 水泥磚!(第一次見到這種東西,太神奇了!)
水電師傅說民國60年左右,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
全台灣都在蓋房子,造成磚塊短缺。所以有些建商改用「水泥磚」?
紅磚是後來擴建時用的,灰色是水泥磚

水泥磚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