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H wrote:
我覺得最扯的路線應該...(恕刪)
哈……我想您說的應該是台江「搖滾」大道吧!
之前開車經過,真的很有off road的感覺耶!

明明路面鋪設柏油,跑起來偏偏跟泥沙地的感覺相去不遠

大家可能會把注意力放在路況、交通狀況方面,
但其實交通的好壞跟都市計畫脫離不了關係,
偏偏從以往到現在,兩方面各以自身的最佳利益去規劃、設計,
卻無一套整體性最佳的規劃方案(當然各自必須犧牲一些利益),
才會造成有些路段月初剛鋪好,月底又開挖的誇張情況……
這中間還包括了政治力的介入、不同利益團體的相互傾軋,
使得改善交通環境的課題變得更加複雜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路面鋪設品質有多好,
但或許也開注意他們開挖路面的限制,以及施工前的申請、條件有多嚴格,
截長補短,台灣的交通才有改善的「機會」……
但這樣的機會到了一些「包山包海」的不肖民代手上時,又會有怎樣的執行方式?
或許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路況已經給了答案

其實蘇縣長這些年來對單車運動的熱情與大力推行,大家有目共睹,
可是要有好的單車環境,不是只有單方面給政府建言,
民眾也責無旁貸,把自身的交通道德觀培養好,畢竟我們才是真正的用路人!
舉例來說,台17線是許多人練車的好路段,也有一段不短的單車專用道,
偏偏機車騎士卻經常騎在單車專用道上,(有些情況是被違規超車的汽車逼進來的

單車只好繼續往右側靠,雖說台17的路寬夠,但也夠掃興的了

而單車騎士也應自省,是否有侵犯其他用路人的路權?
經常可見的闖紅燈(我也有,自首

今天是因為單車風盛行,使用者變多了,單車的環境才受到這麼大的重視,
否則在單車熱潮未起前,以單車為主要通勤工具的學生族群的權益也少有人聞問(或許是沒有投票權吧

遑論數十年前,單車還是主要都市交通工具時,怎麼沒見到政府和民眾如此重視?
(當時機械動力車輛數相對少很多,交通狀況也沒現在複雜就是了)
其實單車騎士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偉大,我們也只是用路人之一,
更何況很多時候我們也是機車騎士、汽車駕駛人,
彼此尊重才是改善單車環境的首要工作!
單車新手大放厥詞,還請見諒與指教

chenyinjay wrote:
有些路段月初剛鋪好,月底又開挖的誇張情況……
恕刪)
這種狀況很幸福了,我看到的都是今天剛鋪好,等一下就有人來劃線,明天就有人
來開挖,真不知道鋪柏油有什麼意義,降低失業率?還是促進經濟發展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