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8

★ 假日Nice騎 ★ 103年台南郵局"新玉門關"自行車挑戰賽~

醫生的分享文:http://tw.myblog.yahoo.com/drshiao-sportzen/article?mid=105&prev=484&next=-2&page=1&sc=1#yartcmt


自行車是非常安全的運動,但如果騎乘時間長,一些累積性的傷害也隨之而來。據統計,器材的錯誤站最大比例。以下就介紹常見的狀況,摔車犁田者的不在此列。

腰痛
症狀:腰痛是很常見的,騎乘時間越長就越容易發生。腰痛時會腰打不直,有時會連帶大腿後方疼痛。
常見原因如下:
1: 過長的龍頭,上管太長,坐墊與龍頭落差太大,這都會使你過度前傾,彎腰造成腰受力過大。
2: 坐墊過高:這會使踩踏時骨盆左右晃動,影響腰椎第四五節穩定度,造成腰痛。
3: 柔軟度不佳: 公路車手最好能有較佳的柔軟度,所謂較佳指的是雙腳與同肩同寬,雙手指在腿不彎曲狀況下可以摸到地面。柔軟度不佳,腰會受力更大。
4: 踩踏過於用力 : 檔比過重,越重踩,腰受力越大。
5: 坐墊後仰角過大: 有些車手,常會將坐墊調成後仰5-10度,使的髖關節角度不至於卡死,不會前滑,不過這樣的設定會使得骨盆後傾,腰椎相對前彎,增加腰椎受力。
6: 車架過硬調,過細的胎,過高的胎壓: 震動是加速疲勞很重要的原因,現今一些超薄管的鋁車架,管徑很大,對小震動吸收性差,這震動會從後叉傳至坐墊,進而腰椎,增加腰椎受力。

小格言: 有些車騎一小時很爽,騎兩小時很要命。

頸痛
1: 過低的騎姿 造成觀看前方路況時 頸部後仰角度過大
2: 手肘打直部撐在手把上,握力過重,緊握煞車,使手肘不能彎曲,無法分散震動。

手麻,腕隧道症候群
1: 手打直部撐在手把上,握力過重,至腕部壓力過大。
2: 煞變把手位置不佳,至握姿不順,手腕過於背屈。

前膝痛症候群:
症狀: 前膝疼痛,踩越重越痛,蹲下有困難。
主要因大腿外側韌帶過緊,至顮骨外移,或髕骨韌帶受力過大。
常見原因:
踩踏時膝蓋太過朝內:這樣會拉到外側肌束 
足底內翻:這樣會使力量集中於大腳趾,膝蓋也會跟著朝內。
坐墊過低:使膝蓋彎曲角度過大,膝蓋角度越大,髕骨受力越大,像蹲下時,可高達體重七倍。 
踩踏力量過大:當然膝蓋受力越大。
姿態過於前傾:此時會連帶拉到腰及大腿外側,至髕骨外移。



臀部、會陰壓瘡
1:坐墊過高,過度後傾,導致與坐墊之間壓力較高
2:坐墊形狀不合: 坐墊可以粗分為圓形接觸面(selle italia Flite為代表) ,平原型接觸面 (Selle italia SLR為代表), 前者鼻尖較圓窄, 與臀部接觸較密合,因此對於會陰部的壓力也較大,有些為了減壓會加墊片或乾脆挖洞。 後者接觸面較集中於坐骨粗隆 對會陰部壓力較小 不過因鼻尖較寬扁,與跨下兩側摩擦較大 易在此有壓瘡,尤其是內收肌較粗壯的更容易。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雙腳併攏站,看看跨下是不是有縫細,有的話可能比較適合平原型接觸面,若無縫細,那圓形接觸面可能較適合你。


較無傷害的騎乘姿勢及建議:
選擇具較佳避震性的車子
買車架, 大家都一直強調剛性, 卻忘了自己的能耐與騎乘方式。 剛性應著重在五通的部位, 與車架的側向, 在垂直面應有良好的振動吸收性, 這應該是對一般車友最好的選擇。 這時再加上一組剛性較佳的輪組, 應可稱做完美。 目前碳纖技術堪稱成熟, 車廠若運用的佳, 絕對可以創造出給車友感覺幸福的車 。



漸進式的調整:
不要認為一次就可以把車子調整好, 尤其是剛入門的車友, 不要一開始就想像PRO 趴的低低的, 在台灣不比歐洲, 路面狀況不佳, 交通量大, 你必須長注意前方路況, 煞車, 太低的姿勢, 只會讓你提早下車, 多保留一點前叉長度, 3-6個月之內再依體能調整, 先反轉龍頭在較高的位置, 柔軟度夠了在往下轉。


提高轉速:
相對踩踏力量較低。你買車的時候想過自行車的極速是多少嗎? 以53-12為例, 每分鐘90RPM, 時速是50KM, 這時你通常是下坡, 轉速應可以提高至100-110時速就有56-62KM。 39-27 在時速10KM上坡時, 轉速只有55RPM., 這太重踩了, 這和我們要求的平順踩踏有衝突, 應該看看自己常在的速度為何, 且應該盡量以上坡要求為主要, 避免踩的太重, 如以一段長坡, 自己只能以10KM攻頂, 想維持在最低70RPM, 需要的檔比為 1.14 約為33-29, 看看自己的車,可以嗎? 是不是只有39-23呢? 那只能半路抽筋下車了。



坐墊調整:坐墊以水平至5度前傾為準: 可以緩解腰部壓力。
坐墊高度: 一般是以跨下長度乘以0.88,不過這只是大概的長度,會因踏板、踩踏方法而有所不同,如計時賽車設定就會較高一些,有些選手在上坡路段會將放低些。這些可能要自己試試,不彷以上述數值為基準,上下約1公分 範圍內調整看看,太高的位置會感覺骨盆左右晃,會陰部壓力較高;太低則大腿會有緊繃感,迴轉較不順。一般調整一次以上下2 -3m m為較適當。
nice2010 wrote:
05/23(日) ★ 假日Nice騎 ★
<活動日期> 05月23日(星期日)
<出發時間> 早上 07:30
<結束時間> 午餐之前
<集合地點>
<騎乘速度> 25km/h~30km/h
<總里程數> km ± 10%
<騎乘路線>
<硬斗指數> ★ ★ ★ ★ ★ ☆

是>>>>>>>>>>>>>>>>>>>>>>>>>>>>>一八二二八嗎
5顆黑星星~這麼硬....
五月(may) wrote:
2: 坐墊過高:這會使踩踏時骨盆左右晃動

這...好像在描述...梅夫!
Ps:梅夫個人小檔案---某傑出青年.某大學未來教授.Nice某版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嚴格講,18228比小岡山輕鬆.
從仁德特力屋出發,只有兩個小長坡,稍微硬一點.
一個是牛埔,另一個是州界.
過了州界,幾乎一路下滑到旗山,右轉走28線小起伏經阿蓮回台南.
整條路線,不像小岡山那麼長的坡.
坡..只要有起伏..都可以很舒暢...
較累的是...28.128
或128旗山原路回來.
因為從旗山回台南,上州界的長坡...太長了....

所以..
18228的強度..不如小岡山,大岡山, 中寮山,更遠遠不如308...

18228如果會有強度...那是要飆...急速狂飆才會有強度!

強度都是練車團飆出來的.
練車團喜歡18228或28128..是因為這條路線..車少路寬有起伏.

不飆車,這只是一條風景優美,適合騎車郊遊運動的好路線.

這是譚老大去受訓10周前吩咐的:我不在這十周,你們可以去騎18228.
nice2010 wrote:
05/23(日) ★ 假日Nice騎 ★
<活動日期> 05月23日(星期日)
<出發時間> 早上 06:30

應Nice同伴反應,夏日炎熱,集合時間提前至清晨6:30
早去早回.
nice
nice2010 wrote:
應Nice同伴反應,...(恕刪)

05/23(日) ★ 假日Nice騎 ★
<活動日期> 05月23日(星期日)
<出發時間> 早上 06:30
<結束時間> 午餐之前
<集合地點> 仁德特力屋
<騎乘速度> 25km/h~30km/h
<總里程數>75 km ± 10%

<騎乘路線> 特力屋 --> 關廟往龍崎7-11--> 文衡殿 --> 牛埔 --> 內門7-11 --> 旗山 --> 阿蓮 --> 台南.
每個點休息5分鐘.

<硬斗指數> ★ ★
★ 我假裝過去不重要.卻發現自己辦不到 ★=_=★ Nice夜騎 ★ Nice假日騎 ★ In 台南 ★
譚老大課還沒上完呢
應該是不能去吧
psyy wrote:
05/23(日)<硬斗指數> ★ ★(恕刪)

不知王拔把的★ ★
是否又是61歲謝教練的腳力為標準
其實練車團騎182+28~~都有一個特性~~從龍崎上去就一路到旗山~~中間不休息
最主要是不讓身體冷掉~~這樣的騎乘方式~~常有在騎車運動的約可以在45分到55分到達旗山~
有個人可以爬烏山19分鐘攻頂~~那個人騎182可以快到看不到他的車尾燈~~><
還有一點就是配速設定~~騎過幾次就知道如何變速了~~所以182+28沒有那麼可怕

練車團之所以愛騎182+28~~主要是路線多變化~~有長緩坡~短陡坡~下坡過彎等路況~可訓練騎乘技術
是一條很適合進階練車的路線~~我也很愛騎182+28(風景漂亮 + 路況又好)

週日有可能跟貴團在旗山相遇~~因為我們要騎到美濃吃板條
tn_red101 wrote:
譚老大課還沒上完呢
應該是不能去吧
應該是還沒開始上
不過小譚跟我私訊表示會去參加~~~
=====================================
現在己經有6個人有意願了
小譚 +1
福哥+1
阿賢+4(我+賢嫂+2位同事)

若滿10人就以團體方式報名!!!
★ 我假裝過去不重要.卻發現自己辦不到 ★=_=★ Nice夜騎 ★ Nice假日騎 ★ In 台南 ★
  • 2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