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nt0157 wrote:
咖啡大,要半年阿,那...(恕刪)
我膝蓋受傷是大約18歲的事,當時是因為滑壘撲接,膝蓋多次碰撞造成,我是真的休養了半年才恢復。
當時的運動傷害還沒這麼熱門,是一個去日本留學的朋友請他的運動保健科的老師詢問要怎麼處理,才用水療法!!!
我家因為有魚池所以天天早上都跳到魚池內跟魚共游,所以可能現在醫學又更好的方式了,還是多問問醫生看看。
還有膝蓋一旦積水不用去看中醫推拿,因為不會好只會越推越糟。
不一定!
膝關節發炎的種類很多,最多的是退化性關節炎跟類風溼性關節炎
此外還有痛風,細菌感染,外力撞擊,免疫太差
如果有經常性或短期內復發
需診斷是否半月軟骨病變或斷裂..
LONINE就是ETODOLAC..非類固醇消炎藥,常用在關節炎的止痛
若服藥並無法改善,或症狀經常復發,
需用關節鏡診治,這時有可能是退化性膝關節炎或滑膜炎
滑膜炎比較好處理,關節腔積液或積血引起腫帳,甚至外滲...
退化性膝關節炎....那就要好好照顧你的膝蓋了,
不論是哪一種,一定要聽醫師的話,及早治療及早搞定!
肯定的是,最好半年內你不要騎車了,要騎的話,要避免爬坡或重踩!!
平常在家可以自己做的,冰熱敷吧..
要冰敷還是熱敷?有紅腫就冰敷!
還有,只有膝蓋一處會痛嗎?抽一下血,驗一下尿酸..
要不要抽關節液?這需要醫師評估是否必要,
抽關節液不只是把積水抽掉,
主要是當症狀不明或投藥無效時,讓醫師易於觀察,做更正確的診斷!
咖啡豆說的水療是不錯的建議,花點時間,對你的膝蓋幫助很大!
"膝蓋積水就是發炎導致化膿組織液沒辦法排出..."
正確的說法,因為發炎,導致關節液的組成平衡跑掉..包括血清濃度,玻尿酸濃度,血漿,蛋白.
甚至自由基產生...當然無法正常排掉!
我是覺得騎單車最好不要有重踩的想法.可能你的心臟受得了.但是筋骨不一定..
所謂練腿力也是循序漸進的.
剛開始騎車時我總是很好勝.會爭先競速..騎久了後就會想到以後要騎的長遠.騎得健康.所以到後來有些像邊騎邊玩為健康而騎.但偶爾也會參加一些挑戰賽.只為參加..
長久以來我的座椅高低一直都沒變.也很習慣這高度.有一天寬大看到後跟我說我的椅墊低了些.可是我也習慣了.不去改它..但是慢慢的...
最近發現自己的膝蓋在起床站立時會有喀!的一聲小雜音.接著我也確實發現我的騎乘座椅太低.雖然坐上去後外表看不太出來太低.但在爬坡時(不是抽車).在膝蓋彎曲往前踩瞬間仔細去感受力道還不能萬全出力後.我把座倚調高1.5公分.後.膝蓋能完全出力.早上起床後膝蓋伸直也無雜音了..
所以我覺得正確的騎乘姿勢跟心態是很重要的..
找一輛腳踏車.活著就不會後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