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對安全感的感受,竟然和這麼多生命經驗有關...

原來我們對安全感的感受,竟然和這麼多生命經驗有關...

當我讀到「第一脈輪(海底輪)」的時候,心裡深處其實有被觸動到。原來我們對「安全感」的感受,並不是長大後才形成的,而是從出生開始,就深深刻在身體與能量的記憶裡。海底輪最核心的兩個問題是:「我是否安全地活著?」以及「我能不能信任這個世界?」如果早年有過一些看似已經淡去的經驗——像是被忽略、被遺棄、身體受傷,甚至是繼承父母不說出口的生存焦慮——它們都可能悄悄讓我們對世界產生不信任,進而留下慢性匱乏或長期保持防衛的狀態。而影響這個能量中心最大的干擾,就是「恐懼」。

有趣的是,海底輪失衡並不是只有一種表現。有些人是能量不足,整個人很難安穩,體重偏輕、吃不太下,生活沒什麼紀律,對金錢也容易焦慮,界限模糊、人際上常被牽著走,內心總有一股不安感揮之不去。另一些人則是能量過盛,表面看起來很「穩」,但其實是用囤積、依附或抗拒改變來換取安全感。他們可能暴飲暴食、容易肥胖,硬要掌控物質或金錢,不喜歡改變,行動遲緩,看似有界限卻又僵硬不靈活。

最讓我有感的是,療癒並不是從頭腦開始,而是要回到身體。重新與身體連結,原來修復可以這麼具象:把身體的感覺畫下來、跟身體某個部位對話、用雙腳感受力量、站著做心理練習、練習接地或扎根,甚至只是跳舞、做瑜伽、有氧運動、按摩或重訓,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都能重新喚醒「我在這裡,我是安全的」這股力量。

看完之後我真的覺得,很多我們以為是情緒、財務、人際、紀律或性格問題的東西,其實都跟最底層的「生存感」有關。如果我們一直在恐懼裡撐著,沒辦法信任世界或自己的身體,那不管怎麼努力,總還是會有一種無法真正放鬆的緊繃感。而療癒海底輪,並不是去對抗恐懼,而是慢慢把自己帶回腳下、帶回身體、帶回當下的存在感。

這種回來的過程,是溫柔的,也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2025-10-15 17:22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