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各位自體免疫的病友們兩個問題:
1. 心路歷程:大家在漫長的就醫過程中,是如何調適心情、與疾病共處的?
2. 治療選擇:在「健保主流治療」與「自費整合療法(如功能醫學、飲食調理)」之間,大家認為哪一種方式比較能處理到疾病的根本(治本)?能否分享您們的選擇考量與治療經驗?
希望能聽聽大家的經驗分享,謝謝
十幾年前的差點命喪的車禍事故,除了急救(出血性休克)加上開腹(垂直切25公分)手術的腹內受損修護及縫合,總共近十餘小時,終於恢復生命跡象及血壓穩定,幾乎無意識的ICU三天後轉入普通病房,感謝急救及手術醫師,醫師說他只能竭盡所能做好手術,但能不能活下來,需要自體免疫及修護力,而幸好自己全年度洗冷水澡,甚至冬天到陽明山上的冷水坑的碳酸氫鈉冷泉的入浴,溫度計上顯示攝氏2度,冷水沖在身上,猶如萬針穿刺...洗了約五分鐘後,泡溫泉。幸好這樣的過程,在生死交關時,能夠讓自己活下來!
當時小腸因腹部撞擊(騎忍者一千,腳踏後移,趴在油箱騎,後座乘客破百公斤),小腸切除18+35公分後接合,一定時間內無法進食,自費使用營養液及高蛋白點滴,加快身體受傷部位的修護,加上每隔幾天進手術室,治療其他受傷部位,含顏面顱骨自費,健保給付外,自費將近30萬(保險給付超過七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