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媽媽上週去檢查白內障 目前是已經確定要手術了
但當天醫師有提到水晶體的部分可以選擇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或是自費的水晶體
我跟媽媽兩個人其實聽得一頭霧水 上網看了一輪也還是搞不清楚
不知道健保的和自費的實際使用起來在方便性、清晰度和舒適度到底有沒有差很多?
想問問有沒有版友自己或身邊的家人朋友是有換過人工水晶體的
可以分享一下是用哪一種 還有術後視力狀況、適應期要多久之類的心得嗎?
畢竟光是要手術就讓我們很緊張了
所以還是想先多收集意見再幫媽媽做決定 謝謝版友們
健保與自費人工水晶體的主要差異
健保給付人工水晶體
功能: 大多是「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特性: 只能看清單一距離的物體,通常會讓你看遠處很清楚(例如開車、看電視),但看近處(例如看報紙、滑手機)就需要額外配戴老花眼鏡。
優點: 價格由健保全額給付,沒有額外的經濟壓力。
適用對象: 預算有限,且不介意術後需要戴老花眼鏡的人。
自費人工水晶體
自費水晶體種類較多,主要的功能性都比單焦點更進階:
非球面、抗藍光、黃色濾光: 這些功能可以讓你看東西更銳利、清晰,減少眩光,特別是在晚上開車時。黃色濾光能減少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
多焦點: 這類水晶體可以同時看清楚遠、中、近三種距離,術後可以擺脫老花眼鏡。但因為是多焦點設計,有些人術後會有眩光或光暈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散光矯正: 適用於本身有散光的人。植入後能一併解決白內障和散光的問題,術後看東西會更清晰。
過來人經驗分享與心得
許多使用過這兩種水晶體的人,心得通常會圍繞在以下幾點:
健保單焦點:
優點: 術後恢復快,看遠方的視力真的變得很清楚。對於喜歡戶外活動或開車的人來說,非常足夠。
缺點: 「老花眼鏡」是必備的,而且是隨身必備。有些人在看近物時會覺得有點麻煩。
自費多焦點:
優點: 術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生活方便性大大提升,不用戴眼鏡就能看遠看近,從此告別眼鏡的束縛,生活品質明顯變好。
缺點: 術後適應期因人而異,有些人會有看光源時出現光暈(Halos)的狀況,尤其是晚上開車時會比較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大腦通常會慢慢適應並忽略。
品牌推薦與選擇建議
市面上常見的自費水晶體品牌包括:**嬌生(Johnson & Johnson)、愛爾康(Alcon)、蔡司(ZEISS)**等,這些都是國際知名的廠商,產品品質都有保障。
選擇時,最重要的不是品牌,而是要根據媽媽的個人需求、生活習慣和眼睛狀況來決定。
如果媽媽平常就很依賴眼鏡,不排斥戴老花眼鏡,且預算有限,健保給付的單焦點水晶體就足夠。
如果媽媽希望術後能擺脫眼鏡,生活更便利,而且有預算考量,自費的多焦點或散光矯正型會是更好的選擇。
建議你帶媽媽多諮詢幾位眼科醫師,請他們詳細說明不同水晶體的功能,並評估媽媽的眼睛狀況。多了解一點,就能更放心地幫媽媽做出最好的選擇。~AI
但聽完諮詢師分析還是覺得自費的好很多... 跟健保的相比 我們用自費的是可以客製化
跟眼睛會比較吻合 恢復跟適應期也都會比較短 想說媽媽年紀大了也不想讓他多受苦
能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 這樣下來也會比較安心👌
健保人工水晶體沒有散光的,自費人工水晶體才有散光的。
所以只要散光超過100度,就是建議要裝有散光矯正的自費人工水晶體。然後再去選擇要「單焦」散光矯正的自費人工水晶體或「多焦」散光矯正的自費人工水晶體。
「單焦」散光矯正自費人工水晶體約4萬5~5萬元/1個。比不具備散光的「單焦」自費人工水晶體價格多約1萬5千元。
若是「多焦」散光矯正的自費人工水晶體,價格又貴上好幾萬元。
健保單焦人工水晶體
最大優點就是免自費。
缺點:單焦、夜間視野較不清晰、球面(中間以外的週圍線條會變形)。因為人一生下來看東西是非球面鏡片的正常線條品質,所以有些人換成健保球面人工水晶體後,無法適應視線中間以外的週圍線條會變形。但是有些人能接受與變形共存。
自費人工水晶體
最大缺點就是:貴。
優點:非球面(與現在戴一般眼鏡的視野品質相同)、視野不變形、可散光矯正、有多焦與單焦選擇。
單焦自費人工水晶體
優點:價格比多焦人工水晶體便宜,夜間視野品質清晰,術後沒有適應問題。去眼鏡行配戴老花眼鏡,很容易配度數。
缺點:只能選擇單一焦點為看遠或看近。例如:設定看遠清晰,那麼看近要戴老花眼鏡。雖然不方便,但是對於原本有老花的人來說,幾乎術後沒有適應問題。
多焦自費人工水晶體
優點:可看遠中近,也有延焦段人工水晶體可以選擇。
缺點:價格貴(功能愈多愈貴)、無法適應多焦(手術前無法知道能否適應)、夜間或光線不良的暗處視力品質差、夜間容易有光暈,日後配眼鏡很難配度數。
———————————————————————————
除了選擇人工水晶體,還要考慮手術方式。
飛秒雷射前置手術
優點:比較不痛,破壞小,傷口小,復原快,定位精準。有散光、有多焦人工水晶體者,建議要加自費飛秒雷射前置手術。
缺點:價格貴,雷射一眼要多6~10萬。
以下幾種組合:
1. 健保單焦人工水晶體+健保超音波乳化術。優點:免自費。
2. 健保單焦人工水晶體+自費飛秒雷射前置手術+健保超音波乳化術。
3. 單焦自費人工水晶體+健保超音波乳化術。
4. 單焦自費人工水晶體+自費飛秒雷射前置手術+健保超音波乳化術。
若是散光單焦自費人工水晶體,建議要有自費雷射前置手術,會比較精準。
5. 多焦自費人工水晶體+自費飛秒雷射前置手術+健保超音波乳化術。
多焦自費人工水晶體,建議要有雷射前置手術,會比較精準。
—————————————————————
要選擇哪一種牌子的人工水晶體?
術前諮詢時,通常院方會給病人一張自費人工水晶體品牌、價格總表讓病人參考。若沒有主動給,可以向院方索取。通常手術的醫師會依病人情況,選擇適合病人的品牌型號。醫師手術做那麼多,知道哪些病人要用哪些品牌,術後問題少,才不會日後來給醫師找麻煩。
所以病人事前挑品牌也沒用,主要是看你手術的醫院有進哪些品牌的人工水晶體,醫師會選擇適合病人的品牌型號。
病人主要是依照年齡+有無工作需求+生活習慣+能否接受術後戴老花眼鏡+預算能力等條件+能否適應多焦人工水晶體+有無其它眼部疾病,知道人工水晶體價格,去選擇人工水晶體種類:健保單焦、自費單焦、自費散光單焦、自費散光多焦、自費多焦、自費延焦、自費散光延焦。
———————————————————————
術後視力狀況、適應期?
這個真的依人而異。主要是看病人有沒有其它眼睛問題、糖尿病是否術前就控制良好。
所以要選擇設備齊全的醫院+有經驗的手術醫師(查清楚醫師學經歷)+術前要溝通好+精細完整的術前檢查+病人術前與術後配合點藥水。
正常情況下,手術隔天(術後第1天)拆紗布,測視力,有的人1.0,有的人0.6~0.8。
術後第4天回診追踪,大部份的人視力都恢復到1.0。有少部份人可能不到1.0。
術後2週嚴禁生水與感染。睡覺要戴保護罩。一定要乖乖配合點眼藥水。配合醫囑回診追踪檢查視力與是否有感染。出門要戴偏光太陽眼鏡。
術後一個月視力穏定。可以去配老花眼鏡。
術後回診追踪3個月,無問題,就算畢業結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