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是健康的重要基石,但許多人發現,它們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深入探討維生素可能無效的原因,以及如何讓它們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我們為什麼需要維生素?
我們不能只靠食物來獲取所有營養嗎?雖然健康飲食是最佳選擇,但有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很難僅靠飲食來攝取足夠的量。例如:
• 維生素D: 除了曬太陽,食物中幾乎找不到足夠的來源。
• 鎂、鋅和菸鹼酸(維生素B3): 現代飲食中常缺乏這些營養。
總體來說,我們的身體需要約180種營養素來正常運作。即使是均衡的飲食,可能也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1. 胃酸不足 = 養分吸收不足
你知道嗎?胃酸不足會讓你的身體無法吸收關鍵的維生素,例如:
• 維生素B12: 它被蛋白質「鎖住」,需要胃酸來釋放。
• 像鎂和鈣這樣的礦物質,也依賴胃酸來吸收。
胃酸不足的症狀:
• 消化不良
• 胃灼熱
• 腸胃脹氣
如果胃酸不足,即使是最好的維生素也無法被有效吸收。
2. 合成維生素 vs. 天然維生素
並非所有的維生素都一樣。許多補充劑使用的合成形式,人體很難吸收。以下是選擇建議:
• 維生素B9(葉酸): 選擇天然的葉酸(Folate),而非合成的葉酸。
• 維生素B12: 避免氰鈷胺(Cyanocobalamin),選擇活性形式的甲基鈷胺(Methylcobalamin)。
當不確定時,選擇標示為「天然」或「活性形式」的補充劑。
3. 避免單一營養素
在自然界中,營養素是一起協同工作的。單獨攝取某種營養素可能會引發不平衡。例如:
• 高劑量的維生素D可能導致鎂的缺乏。
• 鈣和鎂會競爭吸收,若同時服用可能互相抵消效果。
相反,應選擇結合多種營養的補充劑,或將它們分開在不同時間服用。
4. 填充物的問題
許多綜合維生素含有像麥芽糊精(Maltodextrin)或澱粉這樣的填充物,這些成分會干擾養分吸收。更糟的是,它們可能耗盡一些重要的營養,例如:
• 維生素C
• 維生素B1
閱讀成分標籤時,避免含有不必要添加物的補充劑。
5. 生活習慣影響維生素效果
你的生活方式會極大地影響維生素的效果,例如:
• 不良飲食: 垃圾食品會增加對維生素(特別是B1)的需求。
• 吸菸或喝酒: 這兩者都會顯著降低養分吸收。
• 糖尿病或胰島素阻抗: 這些情況會損害人體吸收營養的能力。
如果希望維生素發揮效果,必須同時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
6. 劑量不足
有時問題僅僅在於劑量太低。許多建議的每日攝取量(RDA)不足以帶來明顯效果。例如:
• 維生素D的RDA是600 IU,但研究顯示應該是8,895 IU!
• 例如治療周邊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的腳底麻木),需要脂溶性B1(如硫胺素)的大劑量,才能見效。
若有疑問,請諮詢專業醫生以確定適合的劑量。
7. 鉀補充劑的實用問題
你知道嗎?大多數鉀補充劑的劑量只有99毫克。要滿足每日需求,你需要服用超過47顆!相反,可以多攝取富含鉀的食物,例如:
• 香蕉
• 酪梨
• 深綠色葉菜
8. 活性形式的重要性
對於某些維生素,形式比劑量更重要。例如:
• 維生素A: 從蛋黃或魚肝油中攝取的視黃醇(Retinol)比胡蘿蔔素(來自胡蘿蔔)更有效。
• Omega-3脂肪酸: 從魚油中獲得的EPA和DHA比亞麻籽或核桃中的ALA更具活性。
盡量選擇活性形式的營養素。
結論
如果你的維生素不起作用,問題可能不在於維生素本身,而是使用方式出了問題。要讓補充劑發揮效果:
• 選擇天然或活性形式的維生素。
• 避免含有填充物或合成添加劑的產品。
• 搭配營養豐富的飲食。
• 解決胃酸不足或胰島素阻抗等潛在問題。
• 根據需求考慮治療劑量。
採取這些步驟,你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維生素的作用,支持身體的自然健康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