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從葉黃素、維他命C開始吃,陸陸續續也吃掉好幾罐
中間也買過不少牌子,這幾年也吃出一些心得,不知不覺越吃越多

現在的話就是回歸到一天只吃三種保健食品的日子
我以我吃維他命C為例好了
最一開始是吃萊萃美的維他命B+C,因為家人也都買這牌,所以也沒有做太多的功課
但後來發現除了價格高之外,萊的維他命C標示有到300mg,成分寫得密密麻麻的,但有很多都是化學添加物

不過我後來去衛福部查,看到他們公布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維他命C單次攝取量達到 200 mg 的時候,身體的吸收率是達飽和的狀態,單次攝取太多維他命C的話,其實身體的吸收率是會越來越差的
所以單次攝取維他命C的量最好是介於200-250mg之間
如果超過的話,維他命C就會被身體排出
想想每次吃維他命C的時候都會浪費掉一些,這樣真的對不起我的錢包
而且萊萃美每一顆都超大顆很難吞,到最後是慢慢轉看其他的代替品
後來看到也有很多網友推DHC,一開始吃是覺得還不錯
小小一顆的很好吞嚥,不過台灣跟日本的價差很大
再加上發現DHC的標示其實跟萊萃美一樣
雖然主打高濃度,一天只要吃兩顆就可以達到一天1000mg的量
我剛開始是吃這個包裝(現在已經沒吃了網路抓圖一下

不過單次吃500mg的維他命C還是太多了
多出來的部分都會跟著尿液排出,也是浪費了,而且從成份來看,多少也是有加一些添加物

我開始思考,高劑量和添加物的相關性,所謂的高劑量,會不會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好?甚至有些並不是屬於天然的成分
在挑維他命C的時候,慢慢開始會注重以下幾項
1.成分的來源是否清楚,是不是單純或是天然的成分?
2.成分含量有多少(足夠身體吸收就好,不追求主打高劑量的保健食品)
3.網路好評與負評比例
4.品牌理念&行銷(比較不看花很多錢在打廣告或是跟網紅有合作的)
後來我自己轉念一想,如果單次200-250mg是吸收的飽和狀態的話
那我就找差不多吃這區間的維他命C量就好了
一天分四次吃,也是可以吃到1000mg
對於降低氧化壓力、退化性及慢性病的發生也是都有保護的效果
是說我有這想法開始,就應該有算是現在主打緩釋型的前身吧

後來我是因緣際會下,看到朋友也在吃維他命C
而且他吃的這牌其實也沒有特別廣告,一開始我並不知道他在吃什麼
不過後來慢慢了解後才知道朋友吃的這維他命C有滿多營養師推薦或背書
而成分也是萃取自櫻桃的維他命C
跟市面上很多主打化學,或是有添加人工化學合成物的維他命C不同
所以我當然比較偏向選擇標示天然萃取的保健食品
還有就是它每顆的劑量是在125mg,雖然200-200mg的吸受收率是接近剛好的狀態
但是100mg的維他命C吸受率是80–90 % ,是屬於理想的吸收狀態
我不怕單次吃了會浪費,營養師有說一般情況一天2顆就夠了,但如果要加強可以隨餐增加
- 正面
- 反面
不知不覺這樣吃下來其實也過滿久了
雖然現在DHC有緩釋型的維他命C
不過我已經吃習慣也不想再換了
其實市面上也有很多不錯的天然維他命C可以選擇
再加上現在也有緩釋型的維他命C出現
大家可依照自己需求去做選擇
不過還是要注意看自己吃到的維他命C是不是化學合成,還是天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