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收縮壓超過180 mmHg,或舒張壓超過120 mmHg,稱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血壓超標時,患者往往不知不覺,林柏霖醫師說,「收縮壓在130、140 mmHg時,本來就不會有症狀。除非患者的血壓非常高,高達180 mmHg、甚至200 mmHg以上,才可能有一些症狀,例如頭暈、頭痛、胸痛、呼吸急促、視力模糊等。嚴重可能出現中風、主動脈剝離等致命併發症。」----不同患者的血管彈性不同,對血壓的耐受力也不同。比如一個患者年紀較大,動脈硬化程度很高,血管比較“脆”,或是動脈瘤比較嚴重,那麼可能血壓達到160mmHg,血管就扛不住了。如果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患者,血管彈性很好,也沒有動脈瘤,那麼他的血壓達到220mmHg以上,也不會出現問題。曾有人用豬的血管做過一個試驗,往健康的豬血管中加壓,一直加到十倍正常血壓的壓力時,豬的血管才破裂。雖然那個試驗並不嚴謹,但豬與人相似性很高,也就是說,如果人的血管很健康,沒有其他的問題,那麼即使承受較高的血壓,也不會破裂。就好比是汽車輪胎,完好的輪胎可以承受很高的壓力,可是如果輪胎“鼓包”了,在正常壓力下就可能“爆胎”。-----我剛去量測到 234 mmHg都還沒死掉
01白虎哥 wrote:我頭暈感覺好像看到幻像走路時 感覺整個人在飄浮 是不是靈魂要脫離肉身了阿? 2024-02-08 12:44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醫師也說,高血壓民眾過年期間更要量測血壓,控制在80至130毫米汞柱,備足藥品必要時多吃一顆控制血壓,若超出160趕緊送急診。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死因第2位,每當溫度降低或氣溫驟降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更可能增加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表示,天氣冷心血管收縮,就會導致血壓飆高,因此過年期間千萬不要不量血壓,過年前就要回診與醫師討論,血壓藥品就要備足,必要時刻得加藥。常敏之說,民眾日常血壓得控制在80至130毫米汞柱,若過年期間血壓超出130吃了藥也壓不下來,必要時就多吃一顆,若還是降不下來、飆到160至180毫米汞柱,就要趕快掛急診,避免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
01白虎哥 wrote:當收縮壓超過180 mmHg,或舒張壓超過120 mmHg,稱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我剛去量測到 234 mmHg都還沒死掉 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是指突然間血壓升高, 造成器官損壞如果平時就血壓高, 就只是高血壓,血壓越高, 血管越擴大, 容易造成管壁受傷, 久了就容易阻塞或剝離高血壓不治療, 久了容易得心血管病
01白虎哥 wrote:(恕刪) 不只是前面網友提過的心臟和腦血管病變如果不管,腎臟有可能會先出現病變,變成長期蛋白尿的慢性腎病重點這不可逆,只是在腎病初期腎功能還算正常下,尚能靠著控制血壓長期保養而力挽狂瀾如果再不管,在腦中風前很有可能會先倒在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