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就醫、開刀心得與手術後恢復記錄分享

警語:此篇文章內容僅為個人病情與就醫分享,並非提供治療建議或診斷,若有任何身體不適或是疾病問題請諮詢專業人士

網誌好讀版,恢復狀況持續更新

事發經過與前情提要
在連續幾週覺得腰部微拉傷的情況下,從事了連續三天需要多彎腰動作的工作,然後再騎了約15分鐘的ubike後,停好車走路的過程中,突然左腳從大腿一路往下到整個腳底板
事發隔天馬上看了 醫生,類固醇吃了20天(前10高劑量,後10天逐漸減量到停藥),復健做了7次(前2個星期內),此時的症狀是:左腳掌(或是腳底?)發麻,左小腿有抽筋後的緊繃感,麻跟痛都是程度每天不一定,然後外加偶爾大腿後側神經痛
大約一個月內的時間內看了骨科、復健科、神經外科、脊椎科、中醫,幾乎所有的 醫生看完我的mri 之後都是表示應該只有開刀了
mri圖


心路歷程碎念版本
一直以來腰的問題就困擾著我,腰酸、腰痛、腰部肌肉緊繃在我身上是家常便飯,自己歸咎的原因有幾個:一個是天生骨盆位置就比較前傾,二來是從小算是愛運動的人,但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好像又沒有好好治療,最後就是現在人的通病–久坐

一跟二我覺得是相互影響的,因為骨盆位置的關係導致腰部的損傷(像是肌肉拉傷這種)比較常發生,然後在沒有定期認真放鬆的情況下,兩者就一直惡性循環著,出社會後第三個因素再來參一腳,然後出社會後當然又更忙碌,所以一二三個因素就這樣層層交疊,糾纏不清,我的腰的問題也就這樣反反覆覆

不知道是什麼壓倒了最後一根稻草,我的左腿爆發由深處往外擴散的疼痛,是一種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的痛,但是摸到肌肉是沒有受傷的,唯一的解釋就是神經痛,再繼續解釋下去就是椎間盤壓倒神經造成的了!

手術以外的選擇?
開刀是治療的最後選擇,在這之前我都還是希望以保守治療為主,來介紹一下開刀前看過哪些科別諮詢

復健科
先由復健科說起,因為事發第二天掛了骨科後,骨科 醫生就幫我又掛了復健科,因為這時只有X光而已,復健科 醫生聽了我的症狀描述也只能用基本款的物理治療:熱敷+電療+拉腰開始,六次做完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第二次看診時已經有MRI資料了,復健科醫生看完後就直接說這個他不覺得復健可以做的好,建議開刀

中醫
接下來是中醫,這時把希望放在中醫的小針刀,搜尋了一些 醫生的文章,也向身邊有嘗試過針刀治療的友人們詢問了一下心得跟看診 醫生後,安排了三位醫生前往諮詢

看第一位醫生的時候表明我想要嘗試針刀治療,醫生看了一下我的MRI之後說”還不用,太早了”。蛤~什麼叫做太早了,那什麼時候才是剛好?
總之跟 醫生溝通了很久,他還是覺得不需要,但認為我的運動恢復可以積極一點!可是此時是我的不舒服爆發的第8天而已,一天兩顆類固醇的情況下還是緊繃跟疼痛,我是要怎樣積極運動?總之那天只有使用健保針灸,本來 醫生還說要徒手治療,但就像我講的腰部的不適指數還滿高的,我就先pass了,整體來說針完跟沒針感覺沒有差異

第二位 醫生時我也直接表明想做針刀,醫生馬上說”你有看過我的影片嗎”
我:蛤?什麼影片
醫生:youtube上的影片,你看過之後你會對這個治療更有信心(邊說邊拿手機給我看他的影片)
然後問我的症狀,接下來就是開始介紹他的豐功偉業@@,看完我的MRI之後, 醫生說”沒錯,跟我剛剛講的一樣”
咦~可是剛剛是我在講我的症狀你沒講什麼耶
然後就替我針刀了,針完腳一下地的瞬間確實覺得麻的感覺消失一些,但走沒兩步麻感又回來了

第三位 醫師(陳 醫師)的診所就是專門是做針刀治療,所以也不需要特別說, 醫生看了我的MRI之後直驚呼,他說他沒有看過這樣的,同時也詢問我的症狀,他說我的症狀跟MRI照出來的覺得有點兜不上,由於在這天來之前我才剛從神經外科離開(因為原本的骨科看到MRI的結果除了覺得是椎間盤問題外也懷疑有沒有可能是神經瘤,所以替我掛了神經外科確認),所以也跟這位中 醫師說了這件事情, 醫生後來推薦我另一位長庚的脊椎科牛 醫生,要我去找牛醫生確認一下
這天也有做針刀治療,但感受跟第二間中醫實在差很多,在醫生問診看診的仔細度上,針刀操作的細緻度上,都明顯優於第二間診所

脊椎科
因第三間中 醫師的介紹,我到林口長庚的脊椎科,結果牛 醫生的後判斷是應該就是椎間盤,而且是需要開刀的,在我表明我目前希望以保守治療為主後,牛 醫師說在力量沒有覺得減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但是要有一個停損點,可能兩三個月,否則壓越久對神經的破壞就越大,復原的機率就越低

為了尋求更多的意見,我再諮詢了另一個脊椎科 醫生的建議,得到的答案跟牛 醫師是一樣的,到目前看來,似乎開刀是開定了,只是在哪裡開,請哪位 醫生開?開哪一種刀

決定開刀
就像上面說的,原本傾向保守治療,但吃了20天類固醇後好轉的狀況卡在同一個地方,另外也諮詢了滿多醫生了,連復健科 醫生都說要開刀,加上腿麻的狀況讓我擔心有神經損壞的可能,因此好像沒有太多時間讓我嘗試保守治療,終究選擇開刀

現在開刀有分微創手術(顯微鏡手術)或是內視鏡手術,基本上我想 醫生會根據他擅長什麼開刀方式,以及你的症狀建議你適合哪一種,畢竟不是專業人士而且兩種手術差異google都可以找到所以這邊就不介紹了
事實上我諮詢脊椎科 醫師的時候得到的答案都是顯微手術,但最後諮詢的 醫師主要擅長的是內視鏡手術,加上可以安排的時間最快,我就請這位 醫生開刀了,手術的完整名稱是「經皮微創內視鏡減壓術」

就醫進度說明與手術後記錄版本
手術過程與術後狀態(持續更新)
手術前一天:4/21
當天早上住院,由於是星期日,部分檢查沒辦法做,所以該做的檢查做完就在病房了,說真的這天什麼事情都沒有,護理師會定期來量血壓心跳跟體溫這樣而已,然後這天晚上12點開始就是要禁食了

手術當天:4/22
因為我的手術時間不是幫我開刀的 醫生平常的常規手術時間,算是另外幫我加上去的,所以當天開刀的時間不確定,就是等開刀房通知,本來以為禁食到現在會很餓很渴,但是不知道是太緊張還是怎樣,這個感覺到沒有特別強烈
大約11點多通知我可以進開刀房了,媽啊一切好真實啊(不然呢!)。先是從病房坐輪椅到開刀樓層,核對完資料上病床,然後有麻醉科 醫生來諮詢,順便介紹一些自費的項目,該簽名的地方簽一簽,就正式進開刀房了
進開刀房後麻藥一下,後面的事情就是醒來後了,聽家人說出來是下午4點多

醒來時在恢復室,不過不像其他人分享的恢復室很冷之類的,我有意識後,身邊有護理師在確認我的狀況,也有其他床的病人陸續在恢復中然後被推離開的樣子

雖然說醒了,但整個非常昏沉,有印象被推去照X光後才會病房,回病房後也是十分昏沉,但也不是可以好好睡覺的那種,一直睡睡醒醒的

當天晚上起來意外沒有插尿管(因為爬文好像全身麻醉都會插),所以護理師有來關心排尿的情況主要就是有些人全身麻醉後好像會無法排尿導致膀胱太漲,但我很幸運的可以順利尿尿,在護理師攙扶的狀態下可以走去廁所了。這時(算是4/23凌晨了吧)算有比較清醒一點了,發現自己有插引流管,不過問護理師說裡面的血水很少就是,開心~

術後第一天:4/23
可以自己緩慢行走,傷口異常的痛(我說的異常是因為之前爬文都說內視鏡疼痛感很低啊!),排尿可以自己排但不是可以一次到底的那種,雙腳的腳趾微麻,早上拔引流管,後來疼痛的狀況不知道怎麼突然降低很多,所以當天晚上就嘗試沒有吃止痛藥了

術後第二、三天:4/24、4/25
4/24可以出院了!沒什麼異狀,一樣是雙腳的腳趾微麻,不過在坐車回家的時候大概是汽車座墊比較低的關係,左大腿後方的神經痛有一點點出現,這兩天雙邊大腿發力的感覺有點弱,像是上下臺階會滿明顯感覺大腿無力,有點腿軟的感覺,因為這個是開刀前沒有的狀況,所以不知道是恢復中的問題還是麻藥的問題?

術後第四~六天:4/26~4/28
大腿發力的感覺持續改善中
麻的感覺還是存在,反反覆覆,無法明確分辨怎樣的情況比較好怎樣的情況比較麻;另外痛的狀況在某些壓迫下還是很明顯,像是蹲下時大腿跟小腿的擠壓時

術後第七天:4/29回診
傷口已經都差不多了,其他沒什麼問題, 醫師問了一下狀況,也強調要我不用緊張,內視鏡手術對組織的破壞很少
目前的狀態大概也跟前幾天差不多,麻的感覺程度跟範圍微微的有一咪咪縮小,但找不出與姿勢上或是走路多少有什麼關連,但好像站久或走久小腿跟腳底會有發脹的感覺,左腿擠壓的疼痛還是明顯

開刀前 醫生就有說,開刀的話痛的感覺應該比較快可以改善,但是麻的話需要時間修復,然後護腰要帶一個月,除了洗澡跟躺在床上的時間外都要穿著,然後我每天補充大量b12跟維他命c

恢復的過程中還是可以感覺到麻或痛的感覺是有點隨機的,像是本來只有程度1的麻,然後穿完襪子(用翹二郎腿的姿勢,有穿護腰保持背打直)後變成2分的麻! 醫生當時查房時有說還是有些血塊需要慢慢恢復,所以我自己的理解應該就是血塊的位置可能因為一些”浮動”造成的?等到身體吸收後應該就會改善


無用心情記事分享
選擇開刀下了很大的決心,雖說這算是滿常規的手術,但怎樣也是動刀在脊椎上,怎樣風險都是有的,所以雖然下了決定但其實每天都還是在自己問自己「這到底是不是對的決定?」、「這是必要的嗎?」,另外就是生活中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覺得「這是不是老天在給我什麼sign告訴我這個決定是對(錯)的?」
決定開刀到真的開刀的時間是一星期,我大概每天都在這樣胡思亂想中度過@@

因為做了好幾次復健都沒什麼感覺,所以我就問了復健科 醫生幾個問題
1.到底復健是不是無效治療呢?
醫生的解釋是這樣的:
1).如果你的傷是肌肉造成,那復健一定有他的效果在,像是熱敷就是放鬆肌肉
2).如果你的傷是神經問題造成,復健有用或沒用的研究都有,但如果復健有用,是因為復健放鬆了肌肉,放鬆的肌肉對於神經的復原比較好,所以也只能算是間接復健對於神經造成的問題間接有效,非直接有效

2.為什麼醫院要限制一星期復健的次數在2~3次,如果復健有用或是我想要更積極的治療,天天做不是更好嗎?而且物理治療師說一星期2~3次隨便我安排,也可以星期一二三都來,所以顯然次數限制的用意不是治療時間間隔啊?
醫生答:很簡單的回答是,多做不會更好,2~3次是教科書上給的數字,但確實教科書上沒有告訴我們需要間隔時間。第二個解釋是復健並非”全然”沒有傷害,有些人拉腰拉完突然下不了床的也有

自己覺得這個復健科 醫師是很認真聽病人問問題也講話很平實,對於我直接問”復健到底有沒有用”也可以很中立的回答我,也沒有覺得被冒犯

手術室可以帶護身符進去(可能也要看醫院啦,但可以問問看),但不能戴在身上,護理師幫我放在病歷本前的塑膠套內

開完刀之後不是就海闊天空、All good as new 這樣,自己知道後續的保養很重要,所以現在在挑選適合的椅子,如果大家有推薦對於脊椎下背比較好的椅子歡迎介紹
(我知道久坐不好啦,也有盡量避免了,但就算不是”久坐”終究還是會”坐”,所以還是希望可以找到在坐著的時候壓力最小的椅子)

生病不只是自身受罪,身邊親友擔心跟照顧也是很消耗的,最後祝大家身體都能健康
2024-05-01 7:43 發佈
老實講大部份的醫生對人體也不甚瞭解.

醫生只有根據經驗去判斷.

治療結果大部份是差強人意.
請問樓主,你在文中有提到你預約手術後到手術前,有些事情會讓你覺得是不是徵兆在跟你說做了錯誤的決定,可否分享是那些事情會讓你擔心呢?謝謝🙏
博于
博于 樓主

說真的是很愚蠢的小事,像是在一樣去吃某一間多訪的火鍋,每次都順順利利吃完,只有決定開刀後那次去吃,爐子壞掉換兩個才弄好,服務生收盤子的時候水灑到我身上,這時候想說是宇宙想告訴我什麼嗎XD

2024-05-05 8:17
博于
博于 樓主

另外還有是一直放大跟懷疑自己的感覺,想說今天是不是有比較好了?這樣到底能不能使用保守療法就好呢?真的要開刀嗎

2024-05-05 8:18
謝謝你,那你當時有去求神問卜才敢去手術之類的嗎?目前詢問中,但是上禮拜衣架吊鈎壞掉+昨晚保養罐打壞,心裡不踏實
博于
博于 樓主

我有去拜拜祈求神明保佑我手術順利,還有求平安符,但沒有擲杯求籤(你說的應該是只這個?)

2024-05-05 9:46
是的,我的意思例如去擲杯問神明這是給你的徵兆嗎?或是擲杯問給這位醫生開可以嗎?好滴,到時也去求平安符和祈求神明保佑手術順利,謝謝你
博于
博于 樓主

不用客氣,希望有幫助到你,網誌版本也持續更新我目前的狀況。病情評估跟手術專業上相信醫生,但後續恢復的進度等等也是很令人憂心,不知道自己恢復的速度算是快還是慢,還有什麼可以多做的嗎?之類的

2024-05-05 11:56
請問你開的是椎間孔鏡微創手術嗎?
你有自費低頻雷射修補纖維環嗎?
MRI看起來感覺沒看到深顏色的突出
還有你趴著是不是就都不會麻了
博于
博于 樓主

1.完整手術名稱文章內有說唷~2.自費項目有雙極電燒、防沾黏膠、止血劑,最後一個看情況需不需要使用3.我不知道顏色深淺的差異?但每個醫生看到都是說word很大就是了

2024-05-05 16:51
博于
博于 樓主

4.所有查到的資料都是說可以平躺或側躺,甚至有些資料說不能趴著,所以我沒有嘗試趴著的姿勢

2024-05-05 16:51
我自己感覺這不用開欸…
復健方向應該是搞錯了
你看文字敘述說是拉腰的方式去復健 感覺就錯了?
所有的復健當中我最反對的就是牽引了

你要知道牽引得目的是在做什麼?知道之後就非常好解決這件事情
小針刀也是

我反而比較推的是運動
但是我看很多影片以來 我也覺得這運動也沒有很多醫生有真正的瞭解
以復健科的角度來說都沒辦法把運動復健的方式說明得很清楚

再退一步來說 找教練這類的好了
也沒有到很深入研究這些領域
只有不斷不斷精進 且 自我追求的人才能突破再突破
博于 wrote:
現在開刀有分微創手術(顯微鏡手術)或是內視鏡手術,基本上我想 醫生會根據他擅長什麼開刀方式,以及你的症狀建議你適合哪一種,畢竟不是專業人士而且兩種手術差異google都可以找到所以這邊就不介紹了
事實上我諮詢脊椎科 醫師的時候得到的答案都是顯微手術,但最後諮詢的 醫師主要擅長的是內視鏡手術,加上可以安排的時間最快,我就請這位 醫生開刀了,手術的完整名稱是「經皮微創內視鏡減壓術」


請問微創手術, 是否等同內視鏡手術?
手術傷口大約1公分? 或更大?

原理: 微創手術是把皮膚切開大約一公分 (內視鏡可以插進去就好)內視鏡經過X光機導引, 直接插到病灶處, 把附近可能壓迫到神經的構造去除

有沒有手術後的MRI (或CT)?
博于
博于 樓主

手術專業差異建議詢問醫師喔。mri醫生說大約半年後才會再照

2024-05-06 17:13
你這只是減壓手術,比較簡單。還沒有椎間盤置換與融合手術,那更複雜。
我11/12剛開脊椎減壓顯微鏡手術
因目前手術後第六天
只要下床走動腳底就麻
看到您分享心得
想請問您目前還有小腿麻的狀況嗎
能再請您分享術後多久改善麻的狀況嗎
博于
博于 樓主

您可以點擊文章內第一行的網誌版連結,都有更新喔

2024-11-24 13: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