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3 是雙面刃,容易氧化、不耐高溫,
氧化後的過氧化物的活性很強,吃了反而加速老化。
omega-3 、omega-6 是需要依一定比例攝取的,
(ω-3) : (ω-6)的適合範圍介於 1:1 ~ 1 : 4, 但國人普遍失衡到 1:10 ~ 1 : 20,
所以造成慢性發炎。
ω-3保存不易,直接買ω-3比例超高的亞麻籽油、紫蘇油也不一定是好事,
原因也是出在保存方式與保存時間,離出廠時間愈久這油愈沒價值,
如果遇到即期品的亞麻籽油、紫蘇油,建議最好別買,打一折也別買。
ω-3該用啥方式保存呢?
有研究發現雞蛋中的omega-3在分別存放0~28天後,omega-3的含量沒有明顯下降,
表示用雞蛋保存omega-3是可行的。
而雞蛋中的omega-3 約85%是來自雞的食物,omega-6則是很容易從飼料獲取的脂肪酸。
所以雞吃甚麼就很重要了,這也造成每個蛋場的ω-3、ω-6的比例不一樣,
優秀的且真正對現代人有幫助的一定是ω-3含量遠高於ω-6的蛋。
然而,目前每顆蛋有多少omega-3? 多少omega-6?
有蛋場敢標示嗎?
這很明顯就存在廣告不實、欺騙消費者的操作空間。
有些蛋場號稱給雞餵食亞麻籽,請問亞麻籽佔飼料中的多少比例?
1%也是有加,50%也是有加。
打個omega-3蛋當噱頭就給你賣2~4倍的價錢,這就是台灣目前市場上的現況。
以平衡現代人飲食的觀點當基準,
蛋中的 (ω-3) : (ω-6) 若達不到 1:1,根本沒資格稱作omega-3蛋。
ω-3的含量若不到 ω-6的20%, 那這種蛋還不如不吃。
在中共國已經有多間雞場被爆出賣omega-3比例遠低於omega-6的雞蛋。
我想台灣的蛋農該不會也在玩一樣的花招吧?
=======題外話 ========
因為雞也有挑食的,同一個蛋場的每個蛋的成分會有相當的差異。
要測這個比例必須要很多顆去測平均值,
並非一顆一顆測,這樣要測幾十次,
而是全部打破攪成全蛋液,然後測這一次就行。
Omega-3 比例愈高的油,它的發煙點愈低,愈不能用於高溫環境,
最明顯的例子為亞麻仁油、紫蘇油。
我再補充一下低溫殺菌的標準和效果: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1912
https://views.learneating.com/food-tech/sous-vide-beef-salmon-chicken-for-dummies/
有興趣的人可以利用這些溫度的上下限去活用亞麻仁油、紫蘇油。
eshu0329 wrote:
不如說這更像是智商稅,雞蛋是因為對人體而言具有完整的營養才顯得性價比高。
如果執著於omega-3的比例,那不如吃完蛋再吞二顆魚油就好...
目前的市場環境來說,100%是在抽智商稅,完全在考驗民眾對商家的"信任",
但是在沒有正式的標示制度下,那一家值得信任?
現在1顆魚油 5~10元,目前看到含量最低的是一顆400mg, (傳銷公司賣的,又貴又爛。)
就連400mg也確實很可能高於1顆omega-3蛋中的含量,
以平均1顆膠囊7元來算,真的比買omega-3雞蛋來的值得信賴,
且普通蛋+膠囊的總價在多數時候更划算,
在omega-3的吸收量方面,吃膠囊、直接喝亞麻籽油、紫蘇油都比較理想,
因為沒有經過100度左右的高溫蒸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