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有人關注剩食話題嗎
最近看了星展銀行出的微電影,每一集都蠻有意思的
其中剩食問題,感覺是大家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件事
剩食除了是一般吃不完的食物外,同步也影響了整個資源分配和地球碳排量
一人產生一點剩食,累積下來非常可觀,最後都是成為地球上的垃圾
看微電影裡面一些實例,其實蠻多再生利用都能有效去減少碳排和垃圾量
便利商店都會有珍食時光,就是減少剩食蠻直接的方式...
希望可以有更多人關注剩食的話題,大家一起減少地球的負擔
不管是自已烹煮或外食,如火鍋店、自助餐等等。吃不完的、賣不完的....通常都浪費掉了。
超商、學校午餐也是....。
浪費食物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
貪婪是人類的劣根性,越是發達的國家,浪費的越嚴重。這個星球上的人類文明注定沒救了,這是咎由自取。
我是農家長大,老一輩的教育是「碗裏不能留下一粒米飯」,暴殄天物會被老天懲罰,這是他們珍惜食物的態度,直到今天我依然奉行.....。



Red Bull Racing Honda
這裡以買來探討
--消費者立場--
為了cp值,很容易被商人的套路矇騙。
例如會說你再多買什麼,就額外贈送,不是直接折扣,往往這額外贈送並非現在所需。
回歸飲食,吃到飽餐廳盛開
吃飯就是要吃飽為主,吃巧吃好第二
A.
吃到飽就是把吃飽提升到極致,當餐廳抓的量失衡兩三天起跳,剩食就會非常可觀。(還不算外型醜,但能吃的)
B.
現在也很多小家庭,2-3人以下。自己開伙煮其實真的抓的量很難抓,原因有3
1.買的菜很難針對自己要的量購買
2.台灣有多沒關係,少不可以的觀念
(這沒有對錯)
3.怕菜買太少,買多以為可以隔幾天再煮
基於以上三點也很容易變成外食。
那外食人數就會上升
--賣家立場--
只要能賣出去,賣的更多,最好
賣的東西時常已經提高到很多高的價格,然後告知消費者其實扣除其他附加後,主商品價格其實很便宜。也有時候是為了促銷,主商品價格數量超出自己需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