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人作夢?我的使用過度的正常左腳換人工膝關節,髖關節,還有第二次機會嗎?

如題請教。

是我在癡人作夢嗎??

我的使用過度的正常左腳換人工膝關節,髖關節,還會有第二次恢復正常使用的機會嗎?

我在嬰兒時發燒,導致右腳輕度小兒麻痺,一輩子都是正常的左腳支撐著身體的移動。

50歲以前一切都沒有問題,50歲以後,左髖關節開始感覺怪怪的,到現在已經13年多了,直到現在的左髖關節的各種主動酸痛,折磨煎熬,連左膝蓋也發現是二,三期退化性關節炎了,甚至兩個多月前,第一次連左腳踝都扭傷到,現在是連走路,膝關節,整個髖關節都發作,酸痛,感覺真是度日如年!

有人甚至說,我的左腳已經算是單獨過度使用了120幾年了!

我已經甚至是坐立難安了,連坐著而已左髖關節也酸痛,走路也忍著髖關節酸痛,膝關節卡卡,會痛的地步了。

我現在只有躺在床上,才會感覺左腳不發作,才會感覺輕鬆。

9月11日要作骨盆?HIP的MRI詳細檢查。

我才突然認為?我作任何的復健?治療,修復?PRP,羊膜注射?似乎都無法有效解除我整條左腳的問題。

我認爲唯有我的左腳換上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才可能讓我的左腳有第二次機會?

我也有透過朋友,有可能未來介紹,轉介台大骨科醫師檢查我所有的X光片,MRI,後再決定是否幫我換。

請高人糾正,指點,相關最進步的方式。
民主基本遊戲規則,每四年一次選舉勝負決定後,勝不驕敗不餒,讓勝選者有4年合法執政權力。如此簡單規則。
2023-09-08 12:39 發佈
多找幾間醫院問問看!
別上網找人問..
t249752 wrote:
多找幾間醫院問問看!...(恕刪)

最近經常跑醫院,照X光。

台大,和平醫院骨科醫師,外面一般自費的復健科醫師,都是以我是正常人手腳的思維?認為我整條左腳沒有嚴重到需要換人工關節的地步!

我才感覺有些無力感。

我也有在積極的求助朋友中。

謝謝。
民主基本遊戲規則,每四年一次選舉勝負決定後,勝不驕敗不餒,讓勝選者有4年合法執政權力。如此簡單規則。
建議多去幾間醫院多聽一些意見
只聽一間可能會錯失一些比較好的治療方式
chaosky wrote:
建議多去幾間醫院多聽...(恕刪)

13年前,我的左腳就開始感覺怪怪的。

這三年多以來,左髖關節開始越來越惡化,尤其是今年三月份開始,更是不舒服到開始需要發文求助,中間也花了不少冤枉錢自費治療,左腳卻只有越來越差!

現在終於有些覺悟了?

我感覺可能只有換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才是可能唯一的希望了?

希望我的看法是對的?

我經常去新環南市場買地瓜的男老闆,他是正常人的腳,他的兩腳膝蓋都已經在榮總換了人工膝關節一年多了,換完手術後住院兩,三天後出院,然後在家休養兩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始正常走路了!

這讓我感覺有了一點希望和信心。

謝謝你。
民主基本遊戲規則,每四年一次選舉勝負決定後,勝不驕敗不餒,讓勝選者有4年合法執政權力。如此簡單規則。
台北寶哥 wrote:
如題請教。是我在癡人...(恕刪)


年過半百,差不多是可以接受更換關節的年齡了..
好好小心使用,撐過20年以上.
人生也差不多進入倒數階段.
人工膝/髖關節,個人看到的大都是成功的.
就好好自行評估,遵循醫囑.
台北寶哥 wrote:
9月11日要作骨盆?HIP的MRI詳細檢查。


先照過…其他再說…
然後要問醫生
如果髖骨頭有損壞是否這些點造成的疼痛?

是否有其他不用開刀的方式?

再來…若要換人工髖關節依照這樣的情形是否耐用?
(因為要考慮到你本身是小兒麻痺患者是否會因為走路姿態跟平時的人不同而減少耐用程度)

然後…價錢
茶醉癮 wrote:
先照過…其他再說…然...(恕刪)

我有稍微簡單看了一下價格。

兩者都有健保給付,每單項頂多自付兩萬多元,但是差不多使用十年。

自費的就差不多自付八萬到十幾萬,使用壽命更長一些,考量到我自己的左腳更是比正常人更過度使用,我可能會考慮自費人工關節。

非常抱歉好幾天沒有私訊你了,很感謝你給我非常多正面的建議。

實在是自從六年多前的五月十八日那一天起,我跟我球友說我無法繼續像九年多來的每天打桌球運動後,我在這六年多來,左腳和身體也都慢慢出現一些狀況。

尤其是這三年來的整條左腳的各點酸痛點的煎熬折磨,真的讓我都不太想出門,不太敢出門!生活品質嚴重受到影響!

現在只能希望真的能換了人工關節後,甚至可能順便修復左腳周邊造成的各種傷害?是不是也需要治療?

讓我的左腳真的再有第二次的正常活動,重生的機會!

謝謝你。
民主基本遊戲規則,每四年一次選舉勝負決定後,勝不驕敗不餒,讓勝選者有4年合法執政權力。如此簡單規則。
茶醉癮

我那時也比較忙(大概要忙到下星期日) 不過我還是會抽空回覆 還祝你平安

2023-09-09 23:25
不知樓主是否動了髖關節手術

我在2024.12.12 進行右側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開刀原因 髖關節發育不全
最早是走久不舒服
慢慢的是走沒多久就開始不舒服
(從走路會不舒服開始到開刀 大約過了6-7年)
期間有看醫生 當時就被告知要開刀
直到真正開刀大約過了3年

開刀前一天住院
開刀當日 全身麻醉
下午2點回病房
大約晚上6點下床用助行器慢慢走路
晚上10點出院回家

出院後
第一天 12.13 家用馬桶上大號
第二天 12.14 開始洗澡
第四天 12.16 開始可以不用助行器走路慢慢走路
第六天 12.18 開始開車去公司上班
輕微的疼痛感及腫漲感大約3週後完全消除

術後沒有任何復健

2025.01.10回診
醫生說「很OK 偶爾出現走路會出現腳突然頓一下 感覺沒走穩 都是正常的 大約再一個月就可以跑步了 不用再回診」

2025.02.05
目前我走路 上下樓梯 蹲下起立 快走 都正常 但目前還沒有測試跑步

農曆年前 去逛年貨大街 走路2小時以上都沒有什麼問題
(以往長時間的走路就會大腿及膝蓋酸痛 現在完全沒有酸痛感)
至於能不能大幅度的運動(例如快跑 ) 這個我目前也不知道


PS.
行走的姿勢上我個人覺得要看病人在術前是否正常 如果是長年累積的姿勢不良 術後要練一下 像我術前走路本身就有一點會往右擺動 術後走路的感覺還是會有一點 我個人覺得是術前長期下來走路習慣累積的 自己要去做調整 找個有大面鏡子的地方練習走路的姿勢 調整一下就好


我是選用自費的維他命E墊片和陶瓷頭
總費用在12萬
醫生說健保材質大約總費用在1.5萬
(以上費用不含住院病房費及餐費)

醫生說不管使用自費或者是健保的材質術後的活動上 目前來說基本已經沒有什麼差異 最大的差異就是材質的耐用年限(材質的差異 網路上找得到)

另外 醫生還有強調 網路上有一些資訊都比較過時了 現在做髖關節的手術休養期已經大幅的縮短以往要2-3個月 現在大約就1-2週 術後可彎曲的角度也比以前大 不用擔心不能蹲或彎曲大於90度的問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